自凌云城经历了那场神秘组织引发的风波后,苏逸深知,要让这座城市在这风云变幻的江湖与复杂莫测的局势中真正站稳脚跟,后续的建设与发展容不得丝毫懈怠。尽管此前击退了敌人,化解了危机,但城市的进一步壮大,才是长治久安的根本。
苏逸在城主府中,对着墙上悬挂的凌云城舆图,久久凝视。他的眼神坚定而深邃,脑海中不断谋划着城市未来的蓝图。此时,林羽风走进厅中,见苏逸专注的模样,轻声说道:“苏公子,如今城中各项事务虽已逐步恢复正轨,但仍有诸多隐患,不知公子下一步有何打算?”苏逸转过身,微微皱眉,说道:“羽风,凌云城虽暂时安稳,可我们不能满足于此。我打算推进几项重要工程,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实力,只是这过程恐怕不会一帆风顺。”
苏逸首先将目光投向了凌云城的城墙改造工程。他计划在原有城墙的基础上,再增高两丈,加厚一丈,并且在城墙上每隔百步修建一座了望塔,增设各种防御机关。这不仅能增强城墙的防御能力,还能让守军在敌人来袭时,更早察觉并做出反应。同时,为解决城墙建造所需的大量石料问题,苏逸将目光锁定在距离凌云城百里之外的石矿山。那里石料质地坚硬,是绝佳的建筑材料。然而,运输石料成为了一大难题。从石矿山到凌云城,道路崎岖,且途经一片广袤的森林,大型运输工具难以通行。苏逸陷入沉思,他深知,若不能解决运输问题,城墙改造工程将难以推进。
与此同时,苏逸还在谋划着凌云城内部的水系改造工程。凌云城虽有一条河流穿城而过,但河道狭窄且多处淤塞,每逢雨季,城内便会出现内涝,严重影响百姓生活。苏逸决定拓宽河道,加深河床,并在城内修建一套完整的排水系统。这不仅能解决内涝问题,还能利用水运,促进城内的商业运输。然而,这一工程同样面临诸多难题。水系改造涉及城内众多百姓的房屋和田地,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拆迁和补偿。而且,施工过程中可能会破坏城内原有的地下结构,引发一系列未知的问题。
在军事方面,苏逸深知一支强大且训练有素的军队对于城市的重要性。他打算建立一座大型的军事训练场,引入现代化的军事训练理念和方法,提升士兵的战斗力。但建造训练场需要大片土地,而城内土地资源有限,只能选择在城外。可城外地形复杂,且常有山贼土匪出没,安全问题难以保障。同时,训练所需的各种器械和物资,也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来筹备。
商业发展亦是苏逸关注的重点。他计划在城中开辟一条“万国商街”,吸引各国商人前来贸易,促进凌云城的商业繁荣。然而,这一计划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需要建造大量的商铺和仓库,投入巨大。其次,各国商人的贸易习惯和商业规则各不相同,如何制定一套统一且合理的商业规则,成为了摆在苏逸面前的难题。而且,商业的繁荣必然会带来人口的流动和聚集,城市的治安管理也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教育领域,苏逸一直致力于提升凌云城的文化水平。他打算扩建城内的书院,增加更多的学科门类,聘请各地的知名学者任教。但这一计划同样困难重重。一方面,扩建书院需要大量的资金用于修建教学楼、藏书楼和宿舍等设施。另一方面,聘请优秀的学者需要提供丰厚的待遇,而凌云城地处偏远,对于一些知名学者缺乏吸引力。
苏逸将这些计划一一告知林羽风,林羽风听后,眉头紧锁,说道:“苏公子,这些计划虽宏伟,但每一项都面临诸多难题,实施起来困难重重啊。”苏逸微微一笑,自信地说道:“羽风,我既然提出这些计划,自然有应对之策。只是这过程需要我们一步步去解决问题,切不可操之过急。”
随后,苏逸开始有条不紊地推进各项工程。城墙改造工程率先启动,他召集了城中的能工巧匠,共同商讨运输石料的办法。一位老工匠提出,可以利用森林中的木材,制作一种简易的木轨,将石料放在特制的木车上,通过人力或畜力拉动,沿着木轨运输。苏逸听后,眼前一亮,觉得此方法可行。于是,立刻组织人手砍伐木材,制作木轨和木车。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问题却接踵而至。木轨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且木轨在长期使用后容易损坏,需要不断维修。而且,森林中的道路崎岖不平,木轨铺设难度极大。
水系改造工程也遇到了麻烦。在与百姓沟通拆迁补偿事宜时,部分百姓对补偿方案不满意,认为补偿过低,拒绝搬迁。苏逸亲自出面,与百姓们耐心沟通,详细解释水系改造对城市和他们自身的长远利益。但仍有一些顽固的百姓坚持己见,使得工程进展缓慢。同时,在河道挖掘过程中,意外发现了一处地下古墓。根据当地的风俗,挖掘古墓是不吉利的行为,这引发了百姓们的恐慌和反对,工程不得不暂时停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军事训练场的选址也困难重重。苏逸派出多支侦察小队,在城外四处寻找合适的地点。但要么地形不符合要求,要么安全隐患太大。好不容易找到一处较为合适的山谷,却发现山谷中被一伙山贼占据。苏逸本想派兵剿灭山贼,但考虑到山贼熟悉地形,强攻可能会造成较大的伤亡。而且,此时若与山贼发生冲突,可能会影响其他工程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