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看上王家三哥儿

现在,他要去遥远的海参崴,手里还握着一只水师,虽然朝廷没有明确规定,封疆大吏的妻儿必须留在京城,但大明立国两百多年,这是一条不成文的潜规则,袁崇焕好不容易得来的职位,更应该自觉自发地遵守。

………………………………

第二天,袁崇焕和毛文龙入宫觐见裕安太后,太后携天子,在乾清宫外的平台上召见二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乾清宫外,春风拂面,带着一丝料峭的春寒,阳光洒在青石地面上,映出一片温暖的光辉。

太后和小皇帝端坐在雕花木椅上,身后是站着法容、姜姑姑、方正化和怀恩,其他宫女和内侍站在他们身后,恭敬地垂手而立,记录起居注的史官,跪着在旁边的案几前,随时准备记录太后和天子的言行。

袁崇焕和毛文龙并肩走上前,躬身行礼:“臣袁崇焕(毛文龙),叩见太后、陛下。”

张蔷微微一笑,抬手示意二人平身:“两位爱卿不必多礼,赐座。”

两人谢恩后,分别坐在两侧的椅子上。

袁崇焕神色恭敬,目光低垂,心中却有些忐忑。他想起自己六年前在此地,刚夸完“五年平辽”的海口,转眼皇太极就打到了城下,害得他这些年,一直不受太后待见,“五年平辽”成了他官场生涯中,最大的笑话。

被他待为恩师的老首辅,曾私下里告诉他,当初打败皇太极后,御史们对他喊打喊杀,要求将他下狱治罪,在太后一句话,就救了他的命。

太后说:“你们哪一位文官,能亲自披甲上阵,对敌人对砍的话,本宫就杀袁崇焕以谢天下,袁崇焕固然有错,但辽东之事,是他一人之错吗?

户部没有飘没军饷?兵部没有没有克扣粮草?工部没有从辽东筑城的工程中捞好处?杀一个袁崇焕,就能解决这些问题么?”

侥幸逃得性命,他在宁远城老老实实地苟了五年!

此次觐见,不仅关乎鲸海水师的未来,更关乎自己的前程,借他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再说“五年平辽”这样的大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