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隆十七年 正月二十四
建业城内的城守府中,牛继宗正专注地整理资料,准备书写捷报。这时,门被轻轻推开。
“大帅,尉迟将军在外求见!”牛继宗身旁的亲卫恭敬地拱手禀报。
“还真来了!”牛继宗小声嘀咕一句,旋即说道,“让他进来吧!”
尉迟迥踏入书房,对着牛继宗躬身行礼,言辞恳切:“大帅,贸然前来打扰,望大帅海涵!”
牛继宗放下手中的笔,抬眼打量,目光带着几分思索,微笑道:“哈哈哈……尉迟将军不必多礼,不知此番前来,所为何事?”
尉迟迥微微皱眉,稍作犹豫后,还是直言道:“大帅,我此次前来,是为了我那堂弟尉迟宽!
他一时受蒙蔽,追随陈德定,铸下大错。但我深知堂弟本性纯良,只是误入歧途。
恳请大帅网开一面,给他一个弃暗投明的机会,让他能戴罪立功!为朝廷效力!”
牛继宗没有第一时间回答,心中暗自权衡,他对尉迟宽的能力再清楚不过。
若非有尉迟宽相助,陈德定绝无可能拿下金陵苏州。
若能将此人纳入麾下,对朝廷无疑是一大助力。但他表面上依旧神色平静,微微皱眉道:“尉迟宽助陈德定叛乱,妄图割据江南,此乃重罪,本帅怎能轻易饶恕?”
尉迟迥心中一沉,赶忙上前一步,急切说道:“大帅,堂弟虽犯下不可饶恕之错,但他武艺超群,对兵法谋略也颇有造诣。
若大帅能给他一条生路,他必定会感恩图报,全心全意为大帅效力。我愿以自身声誉担保!”
牛继宗看着尉迟迥焦急又诚挚的神情,心中暗自点头,觉得他这份护佑堂弟的情义难得。
思索片刻,牛继宗缓缓开口:“尉迟将军,你这份对堂弟的心意本帅能体会。
这样吧,本帅也不是不近人情的人,本帅可以把尉迟宽交由你处置,但你需确保他真心归降,不再有二心。
至于吴王陈德定,必须押解入京,听凭陛下发落!”
尉迟迥心中大喜,连忙跪地叩谢:“多谢大帅恩典!我定不辜负大帅的信任!”
牛继宗抬手示意:“起来吧,此事不宜宣扬,你尽快去办妥!”
尉迟迥领命后,匆匆赶到关押尉迟宽的营帐。尉迟宽看到尉迟迥进来,不屑地别过头:“堂兄来此,所为何事?莫不是来看我笑话的?”
尉迟迥走到他身边,语重心长地说:“宽弟,我是来救你的。牛大帅念你是个人才,愿意给你一个机会,只要你归降,便可免去过往罪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