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清丰老家(三)

读书声声声入耳,小贩冲掌心呵了一口气,他搓搓手,望眼欲穿地看着营门口。

“这读书声……”小贩感慨道,“可真难听啊!”

同行坐在一旁的石凳上,笑呵呵地啃着饭团:“是难听了点,不是喊杀声就好。”

这群党项新兵,如今已经开始上课了,他们的作息很固定,早上六点起来洗漱,而后干活,他们的活计不重,但也绝不轻松,因为不能接触利器,所以最近附近的棉花和羊毛都运到这儿,让他们清理羊毛和纺线。

一日之计在于晨,于是他们整个早晨都不会休息。

等中午吃了饭,小憩一个小时,就要开始上课了。

战俘营没有灯,下午上了课,天一黑就要睡,只可惜这些新兵都是穷苦人家出身,又不是汉人,读书识字速度实在过慢,念个书,念出来音不是音,调不成调,摊贩们下午都不肯过来,觉得折磨耳朵。

同行问小贩:“你卖的什么?咱俩可别撞上了。”

小贩:“酥糖!俺一个村做了两月,就等今天!”

战俘营也是要采购的,粮食这种大宗货,他们这些小贩够不上,也没那么多,更何况官府也有官营粮,但一些小东西,零嘴就不一样了,只要有官府发的经营许可,战俘营就能采购。

战俘营给钱也很大方,要的量大,只要干净就行,对味道没有过高的要求,且从没有克扣和拖延结款的时候,是小贩们眼中世上最好的主顾。

“那可好,我卖的蘑菇干,我村里发蘑菇的多,都攒下来了。”同行乐呵呵地说,“今天担些来,看他们要不要。”

小贩:“这些党项人,可真是有口福,这些东西在俺那,寻常人家平日里吃不起哩。”

同行打听的消息多一些,解释道:“你以为战俘个个吃得起呀?你是不晓得,在战俘营里干活,完成了每天固定的任务,多出来的才能换做兑换券,拿这些兑换券才能在小卖部里换咱们卖的这些东西。”

“否则一天天,这些党项人得吃走多少钱?”

小贩舒服多了:“俺就说,咋能叫他们这么舒坦!”

“过些日子,那边要建屋子,他们还得去挖地基。”同行从藤筐里拿出水囊,又掏出两个杯子,给小贩倒了一杯水递去,“听说是要在外头建新区,以后工厂都搬到这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