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吴狄回军蓟县时,已是年末。
望着即将完工的新城,吴狄心中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只因此城乃是他按照后世的紫禁城,命人打造的。
历时七年,已经接近尾声了。
这座城池的建造,耗费的人力、物力,完全能够支撑百万大军,征战十年。
好在前些年,吴狄的镇北军从草原抓获的俘虏够多。不然其治下的百姓该骂他大兴土木,滥用民力,乃是暴君了。
吴狄在提出于蓟县建造都城时,也曾遭到一众文武的劝谏。
但众人在听了吴狄的解释之后,纷纷不遗余力地支持。
为了建造此城,吴狄不但整整七年不曾对外用兵,更是将自己系统奖励的粮草、金银、招募点等物,全都用上了。
之所以出兵辽东和冀州,也是见着新城即将完工,需要两场大胜来庆贺。
中平十三年腊月二十八日,蓟县东北部的新城竣工。
吴狄在侍中敬翔,尚书左仆射萧道成,中书侍郎王朴,黄门侍郎姜尚,工部尚书陶弘景,左侍郎阎立本,商部尚书沈万三,商部员外郎李浩、郭道,光禄卿周崇,光禄少卿卫觊等文武簇拥下,揭下了遮盖新城名字的红绸。
随着红绸被揭下,露出了气势恢宏的三个大字——紫禁城。
不错,此城的名字,正是紫禁城。
乃吴狄钦定,亲手所书,工部尚书陶弘景雕刻而成。
随后,工部众人带着吴狄等人,从朱雀门而入。一边走,一边为吴狄等人介绍各处的大街小巷,以及宫殿楼阁。
这座紫禁城,在地理位置上,与后世的紫禁城相同。
它的设计建造,严格按照了“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南北取直,左右对称”的原则。
后世的北京紫禁城,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微垣,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所以故宫又称紫禁城。
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明永乐四年,开始以南京紫禁城为蓝本营造宫殿 ,兴建北京皇宫和城垣。
朱棣先派出人员,奔赴全国各地开采名贵的木材和石料,然后运送到北京。采集的物资包括来自四川的楠木、来自房山等地的丹陛石、来自苏州的金砖、来自临清的贡砖等。至明永乐十八年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