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了也不怕,该孵小鸡孵小鸡,一个个信心满满的,嚷嚷着就算秋里的鸡苗不壮实,到时候再找富贵取取经,那也不怕养不好。
而且,他们自己买了还不算,还告诉各个亲戚。
好家伙,一传十、十传百,最后就是陈凌家农庄每天人络绎不绝,全是买鸡蛋的。
除了普通人家,还有乡里养鸡养鸭的。
后来其余几个乡镇也有人来。
那真是,也就是陈凌家这群鸡数量足够多,下蛋也足够多。
加上普通人家里孵小鸡用不了多少鸡蛋,最多二十枚、三十枚的,这就算多的了。
所以陈凌家还算供应得上。
就是每天都会被抢光而已。
弄得最后小绵羊都上门来问情况了。
说市里刘建成给他打电话,说最近咋也不给送咸蛋了。
下一个月的库存都给卖光了。
左等右等还是没给送过来。
之前都是送过去两个月库存的,现在一筐子新蛋也没见给送来。
还以为陈凌这边出了啥事呢。
后来通过小绵羊知道了陈凌这边的情况,刘建成也是听得目瞪口呆,随后想了想,也托小绵羊给他带回去点鲜蛋,他也准备孵小鸡来养。
后来发觉城里没孵小鸡的空房间,又拜托小绵羊在他老丈人王立献家孵小鸡,孵出来后再给他带过去。
像刘建成这样的人不在少数。
包括县里的,跟着陈凌养黄牛的那批人,苦柳县、王八城开矿的、风雷镇以南以西的,大老远的,哪儿哪儿都有人来。
连跟孙艳红关系不错的余邦金等人也来添乱。
再后来,陈凌家的鲜鸡蛋直接不够卖了,因为附近县里、市里的养殖厂也来买了。
这种情况是他们一家人怎么也想不到的。
但有时候事情就是这么奇怪。
越是在身边,越是离得近的时候,越是发觉不了这东西的好。
没觉得有啥大不了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陈王庄的村民们也是这样。
以前根本没意识到,陈凌家的鸡鸭鹅这么好,要点鸡蛋鸭蛋回去孵。
等到这时候,人家外人一旦给开了头,便一下子乌泱乌泱的的都来了。
要说以前,村里也不是没人向陈凌家借鸡蛋孵小鸡。
但那养的时间太短,村里一来人就都给炖了吃了换成钱了,很多鸡还是半大鸡。
只是个子大,实际上还没下蛋。
现在看到别人都开始从陈凌家花钱买鸡蛋孵小鸡,一下子又后悔起来。
后悔没有留下来,多养一段时间。
然后这些养过的,很多就大吹特吹,说陈凌家的鸡蛋孵出来的小鸡仔就是比别的鸡仔壮实,吃得多、长得快,不得病怎样怎样的。
事情到底是不是那么回事,他们自己实际上也不记得。
只嘴上说得天花乱坠,比真的还真,让陈凌家的鸡蛋卖得越发火热。
很多人一大早就过来,跟在陈凌和大舅哥两口子屁股后面捡鸡蛋,捡了就立刻买下来。
买不到鸡蛋的,看到鸭子大鹅长得好,也有另辟蹊径去买鸭蛋鹅蛋的。
抢了一空。
倒让那些来游玩的外地人看了一场热闹。
那个最开始说买鸡蛋孵小鸡的中年汉子,这几天更是把胸脯挺得高高的,逢人就拍得砰砰响,到处说这主意是他最先想到的。
觉得自己很聪明。
像是引领了一波潮流的弄潮儿,十分骄傲自得,特别有成就感。
……
“这家伙,感觉这么一闹,到了明年春天,县里各家各户养的全是咱们家鸡了。”
傍晚,陈凌蹲在院门外呼噜呼噜的喝着疙瘩汤,对王素素说道。
王素素在旁边拿着本子记账,抬头看他,微笑道:“别说县里了,市里的很多养殖厂都来买鸡蛋孵鸡苗了,以后说不定整个市里吃的都是咱们家鸡蛋呢。”
“哈哈,这个咱们家咸蛋早在市里卖得很好了,差不多有一半人吃过呢,去医院、去大学问问,大部分都知道咱家咸蛋,哦对,现在也叫富贵山庄了。”
陈凌舔了舔嘴巴,把碗快放到门边的石头上,站起身来摩挲了两下肚子。
“哎呀,蹲着吃好,站起刚好,这样不冷不热的时候,还是喝两碗疙瘩汤最好了,真舒坦啊。”
王素素伸手拍了他一下,“接着说啊,怎么医院和大学里知道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