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卧龙回宫 冢虎出笼

既平衡了宗亲和世家的利益,又可以让他们互相牵制、相互制约,可以达到最好的辅佐效果。

站在后世的角度来看,让司马懿进入到托孤大臣的行业,最后让司马懿窃取了曹魏江山,是曹丕的一个败笔。

但是,站在当时的角度来看,曹叡年幼,如果仅仅安排两个同族宗亲的托孤大臣,小皇帝的权力极其容易旁落。就篡位的角度而言,是姓“司马”的篡位容易,还是同样姓“曹”的篡位容易呢。

即便司马懿后来权倾朝野,也花了三代的时间取代曹魏,所谓三代谋国。而同宗同姓的谋国似乎更加容易,曹丕不可不防。

远的不说,汉少帝?刘辩就是被董卓所废,改立了?汉献帝刘协。董卓走这道换皇帝的程序,直接叫嚣“天下事在我!我今为之,谁敢不从!”,废帝过程几乎没有受到太大的阻力。除了那个喊出“我剑也未尝不利”的男人敢于站出来,贡献出了“袁神歧董”的名场面。

而反观曹魏代汉的过程呢。

曹操终其一生,连续消灭和受降了张绣、陶谦、吕布、孔融、袁术等势力,控制了汉献帝,实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与上面那位“袁神歧董”,爆发了当时中原的终极一战——官渡之战,并且取胜。

后来又受降了刘琮、平定了西凉,基本消灭了马氏集团,天下九州得其六,如此英雄人物,在谋国的路上,也没有一步篡位,而是先封魏公,再封魏王,最后由世子曹丕,“三辞”之后,才接受了汉献帝的禅让。

曹丕在临终之前嘱托道,“你们四位都是国家的柱石,希望你们齐心协力,共同辅佐太子,这样朕死也瞑目了。”说罢,曹丕驾崩。

曹丕时年四十岁,共在位七年,谥号为大魏文皇帝,。曹魏重臣曹真、陈群、司马懿、曹休等,一面举哀,一面拥立曹睿为大魏皇帝。

就此,史称魏明帝的曹叡就此走上了历史舞台,曹叡首先进行了对肱骨之臣进行了册封。

钟繇为太傅,荣誉职位,是魏国最高官职,但是没有实权。

曹真为大将军,曹休为大司马,合成“二大”,权力在三公之上,也是东汉三国时期权力最大的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