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放走孟获的决定,虽然有些将士们心中有些无法理解、心中不悦,但是蜀军将士都无不遵从和拥护丞相的决策。
这是诸葛亮第一次掌军,居然能达到如此的威望。
诸葛亮自从跟随刘备以来,一共已经过去20年的时间了。诸葛亮也跟随刘备,经历过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役。而诸葛亮自己作为三军主帅率军出战的,此次南征才是第一次。从此之后,蜀汉的军权就牢牢地把握在诸葛亮手中。
南征对整个蜀汉的意义也是非凡的,这是蜀汉政权正式建立以来的第二次大规模用兵。第一次是刘备东征孙权,那次对外战争打光了蜀汉集团大部分的军事力量和军事人才储备。
在经历短短的二年的时间,诸葛亮除了在经济民生建设上花了大精力,重用了像蒋琬、费祎、陈廷、马谡等的治国理政的贤臣,恢复民生,发展国力。
同时,在军事上的发展,也是未敢停歇。设置了成都、江州、汉中、永安等军区,招募、训练新兵,并提拔重用了一些新生代的将领。
将张苞、关兴作为张飞、关羽的接班人来培养,这两位二代将军也是不负众望,展现出来强大的军事素养,在东征期间也有着不俗的表现。另外,像向宠、胡济、邓芝、马岱,也都加入了将领培养梯队。
然而,刘备当年托孤的大臣有两位,一位是“荆州派”的领袖诸葛亮,身兼丞相和益州牧,主管蜀汉政务,辅佐皇帝总理百政。另外一位,托孤之臣便是“东州派”的领袖李严。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皇室宗亲刘焉为避中原之祸,放弃朝廷高位主动要求前往偏远的益州当州牧,带着一干早已物色好的心腹去益州赴任。
刘焉入主益州时,益州本土地方势力非常强大,刘焉势单力薄,无法驾驭当地的土豪士族。为弹压益州地方势力,刘焉以入蜀带来的人才为基础组建了东州派,同时收编招募进入益州的南阳、三辅一带流民,编练成数万人的“东州兵”。吴懿、法正、李严、孟达这些都是东州派的骨干力量。而现在李严就成了东州派的领袖了。
刘备让李严和诸葛亮共同辅政,诸葛亮为正,李严为副。让李严任尚书令兼任中都护(位同大都督),职责是“统内外军事”。
所以,按道理职责来说,刘备的设计是军、政分离,诸葛亮总摄政府百官,而李严才是蜀汉军权的一号人物。怎么蜀汉军权都落在了丞相的手里。
首先,就将领而言,元老派系的如赵云、廖化与诸葛亮相处时间久,互相信任,达成了良好的合作默契;而如魏延、杨仪等属于荆州派的将领也不用多说;益州本土派的马忠、王平等也多是诸葛亮的提拔。
其次,诸葛亮兼任了益州牧。蜀汉只有一州之地,是天下九州中最大的益州。作为益州的最高长官,?益州牧的职责包括总理益州的治安、?民政、?军事。?这就给了诸葛亮统辖军队的合法性,拥有了管辖益州地方部队的权力,涉足军事也变成了诸葛亮的分内之事了。
还有,诸葛亮开府治事,“开府”就是高级官员设立府署,?自辟僚属,?拥有独立的军事和行政权力。?诸葛亮开丞相府,这也就是为什么杨仪官职是丞相参军、我的官职是丞相主簿、马谡官职是丞相长史的原因,而后诸葛亮推行了宫府一体制,“宫中府中,俱为一体”。这样一般情况下,让相府的命令成为了皇帝的意见。
最后,诸葛亮锻炼新兵,治理军务,颇有经验和政绩。经历过大小战役无数,或出任军师(火烧博望坡),或参与军事外交(赤壁之战),或为指挥(收复零陵),或镇守一方(与关羽镇守荆州),或为援军(带队经涪陵入川)。诸葛亮前半段军事生涯的履历,也已经是很硬的了。
而反观李严在军中的威望,并不像赵云、魏延、吴懿那么高,甚至是同样是东州派的吴懿,也没有站队李严。
诸葛亮让李严坐镇永安,将护卫皇城、统辖禁军的职责给了自己的亲信向宠。就是出师表中提到“先帝称之曰能”的都督向宠,在率军南征之前,升向宠为中领军。这样保证成都的稳定,不会发生“高平陵之变”那种事情。
如此一来,李严的中都护形同虚设,李严一下子从“中央大员”成了“地方诸侯”。虽然仍然还有一定的势力,但已经完全不能和诸葛亮相比的了。
由此,也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是绝对的信任。刘备一生阅人无数,他深知,李严肯定不是诸葛亮的对手。
刘备夺取西川之地后,致力于整合益州各派势力,但是还没做完,就被东吴背刺,征讨失败后,不久就去世了。他将李严任命为辅政大臣之一,也是对东州派的一些安抚。
托孤之臣中,二元结构的权力制度,是很危险的,魏国,魏明帝曹睿的托孤,仅让曹爽和司马懿一同辅政。结果,导致了“高平陵之变”。
刘备,作为一个一手打下三分江山的人,用李严来掣肘诸葛亮的可能性并不大。
归根结底,诸葛亮统辖了蜀汉的军权。而在军中威望是打出来的,只有一场场的胜仗,才能让诸葛亮军中的声望不断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