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傅家军的战斗力远非一般国军可比,傅家军的总指挥华北剿总,其军事水平也不容小觑。
乃至于给解放军造成了惯性思维,在平津战役初期对傅家军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
这就导致起初对傅家军的攻坚打得并不是那么坚决。
不过随着整个战局的变化,解放军的军事装备与力量今非昔比,傅家军也再不是曾经那般难以战胜的了。
平津战役初期,解放军对傅家军的战略是“围而不打,隔而不围”,旨在使其无法南撤或东逃,将其紧紧地锁在平津地区。
战前部署为,中央军委命令华北军区第一兵团停攻太原,第三兵团撤围归绥,以稳住傅家军。
同时,令华北军区第三兵团包围张家口,切断傅家军西逃绥远的道路。
华北军区第二兵团进至易容县、紫荆关,东北先遣兵团在蓟县等待战机。
东北野战军约八十万大军则分批隐蔽入关,切断平津、津唐、唐塘之间的联系。
随着战前部署逐步进行,11月29日,华北军区第三兵团向张家口外围国民党军发起攻击,傅家军派出主力第三十五军等部增援张家口,平津战役正式爆发。
东北野战军先头部队也在此时迅速从山海关等地抵达北平东部,并攻克密云。
此时距离辽沈战役结束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傅家军根本想不到东北野战军竟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集结大军入关。
而这对东北野战军来说也颇为紧迫,因为部队兵力达到八十万,先头部队赶至北平东部时,大军的尾巴要遥遥挂在锦州,乃至沈阳。
面对东北野战军的大军压境,傅家军急向北平地区收缩防御。
而此时傅家军精锐主力第三十五军,则被华北野战军第二兵团阻滞于新保安地区。
紧接着华北第三兵团收复沙岭子、解放宣化,将张家口彻底包围。
至此解放军形成了歼灭困守之敌的有利态势,平津战役第一阶段顺利完成。
此后就是解放军各路大军对傅家军的逐个围歼。
12月22日,华北第二兵团全歼新保安守敌第35军。
张家口守敌妄图突围,被解放军歼灭。
时间来到1949年1月6日,随着平津战役成功对傅家军实施分而围之,并进行到逐个围歼阶段。
所在淮海战场的解放军们,看似与平津战场的友军相隔遥远,但在此时遥相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