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中午,身为英瑞联军总指挥的约克公爵决定在北海运河的南线,与法国人打上一仗再说,主要是想着试一试法国-军队的“斤两”。
英军攻击目标的选择,那就是己方右翼,相对突前的德赛第1军13师一部;至于战场,距离入海口艾默伊登西南方2英里(约3.2公里),一个叫做德里赫伊斯的小村子。
德里赫伊斯地势平坦,人烟也相对稀少,而且方圆两三公里的范围内,基本上没有什么河流湖泊,也没有大面积的森林,非常适合双方七八千人规模(旅团一级)的正面作战。
约克公爵在此实施主动进攻,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是情报显示同样是远道而来的法国-军队,严重缺少战马,没有什么骑兵。
虽说英国-军队也缺少骑兵,但一阵东拼西凑之后,还是可以拉出12个骑兵中队,而这两个骑兵团,八百余名骑兵就是约克公爵的杀手锏。
即便是英军作战不利,联军部队大可在骑兵的掩护下,迅速回撤到北海运河以北,借助那里的防御工事,迟滞法国人的进攻。
下午两点一刻,在“不列颠掷弹兵进行曲”的伴奏下,2个英军步兵团主动向对面,一个法军步兵旅坚守的阵地,发动了进攻。
一开始,交战双方的指挥官似乎都在第一时间内,留意到脚下的地表土质异常疏松,实心弹根本形成不了弹跳优势,无法进行二次、三次与多次的打击效果。
事实证明,除非是直接击中目标才有伤亡,等到炮弹一旦落地,就会深陷到松软的土壤中,所以火炮轰炸5分钟后,英法两军不约而同的停止了炮击,不再进行没什么效果的实心弹对轰。
在面对红虾兵的主动进攻,法军依然是派出大批散兵上前袭扰,迟滞英军进攻,打击对方的士气。
见状,骑在马背上于后方观战的约克公爵,嘴角微微一笑,他心中得意念道:“哦,又是熟悉的味道,熟悉的配方!只是大英帝国的士兵,也有了射程超过200米的前装线膛枪。”
从1795年下半年开始,法国-军队正式大规模列装的前装线膛枪(米尼枪),凭借其超远射程与精准射击,配合着法军的传统散兵阵型,在欧洲战场上肆意欺辱各国的反法联军,包括奥地利、瑞士、撒丁,以及德意志和意大利各诸侯,经常形成一边倒的战场大屠杀。
当时,英国派驻各国的军事观察员、情报员,甚至是一部分外交官员,纷纷将法国人使用的恐怖武器,主要是前装线膛枪和“胜利者”臼炮的相关信息,汇报给伦敦军方。
最初的时候,英国陆军部与军械部门对此没有太过重视。毕竟,吃亏的都是欧洲大陆的垃圾军队,与我大英帝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红虾兵”有何关系。
与法国不一样,英国的军械生产大部分都承包给了与政-府(议会)关系好的大型私人作坊。一旦在军械改制方面有了重大变动,势必会影响这些利益集团的巨额利润。
所以,情报部门借助各种渠道,搞来的一批法军制式武器,也基本上压在仓库里,无人问津。
好在赋闲在家的约克公爵了解到此事后,积极参与了进来。他借助自己与小威廉皮特的良好私人关系,又在父亲乔治三世的支持下,顺利得到了军械巡视总监一职。
1796年之后,英国对法制武器的全面仿制,这才正式开始。
鉴于法军的严格保密,英国的军械工程师们在最初,仅仅留意到法制线膛枪的子弹(米尼弹),未能对击发枪的小铜帽(底火雷酸汞)予以充分的重视,从而走了一段时间的弯路。
反倒是英国山寨版的“胜利者”臼炮,在约克公爵的特殊关照下,很快就仿制了出来。不仅成功运用到近海炮艇上,还支援给了哈布斯堡盟友数十台大口径臼炮,受到实施本土防御的奥地利军队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