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因素都抛开,把远嫁这个新名词摆在面前的时候,只要两情相悦,其他的问题,比如远嫁,家庭条件,距离这三大项也都瞬间克服。
在清醒世界的我看着他们的为爱而取舍的固执。搞不明白为什么要选择一个外地的伴侣?结果当时的疑问在六年后打脸打的生痛。
而我在一个自由的国度里欣赏着他们的每天更新的剧本,在反转后的分离和相聚中感受人间的最为真实的青春故事。
有的愿意为爱而付出,果断的去奔赴,有的用眼泪默认自己的不勇敢,双人影变成形影单单的时候,心也是最彷徨无助的时候,揪心成为了日常,拿的起却要好久才放下。
青春的迷人岁月里,总是会因为一个人掉泪,会为一个人而伤悲。
远嫁也成为了多少男男女女不可跨越的高山,好似做这一决定的都是女方,果断付出了,等待的剧本不用猜测也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和鸡飞狗跳的日子。
可是那时候这些条件都是角落里的一个缩影,变得是毫不起眼,唯一放在眼前要面对的是能不能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如果不能该怎么办?
如果能了,要远离二十几年生活的地方,再去一个相对于陌生的地方,去适应生活,在陌生的语言环境下,去适应一切陌生的生活方式,这真的是需要勇气。
旁人劝导的时候总是拿着最为明显的话题来剖析,可是沉入爱的旋涡里的人要的不是像唐僧一样在身边碎碎念,也不是岸边一群人抛出的一根缆绳,要的是有一个人可以陪着跳下去的勇气。
我一直觉得在远嫁的故事中,男方是很有魅力的,他们用甜言蜜语哄着让一个个女孩死心塌地的跟着去。
女孩每做出一个大决策,好似都有男孩在身后默默的指挥一样,女孩则是用接近于抛弃了全世界唯独不能抛弃男孩的想法,踏出了勇敢的一步。这真的是需要勇气。
在那个人均生活水平不高的年代,所有的收入都是来自于在南方工厂的月薪。不能说是富裕,只能说可以解决暂时的温饱问题,稍微节约一点的人在异性身边又不受欢迎,大手大脚后一年到头又存不到好多钱。所以那时候出去务工的人生活并不富裕。
在不富裕为前提的条件下,能够让一个女孩放下一切,跨过千山万水去奔赴陌生的地方,不知道是女孩被感情迷晕了方向还是男孩极其的走运。
年轻就是这样,可以为一项重大的决策而下狠心,但这样的狠心后期所收获的怎么样,我们都已经无从知晓,好似没有了下文,只知道看到他们成对的离职后,多少人发出了感叹,也有多少人羡慕的不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