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说的对,多尔衮果然是个枭雄,撤退的太果断,骑军追不上虏兵,可惜了一个放风筝屠杀的机会。
夕阳西下,永清一片血色。
二百里外的京城却是一片喜色。
忠勇侯把城墙上的士兵大半都撵了下去,除了十六个城门楼箭楼附近,别的地方有很多百姓。
他们靠着炮台和藏兵楼在谈笑风生。
京城外面很热闹,军容整齐,装备精良的士兵一眼望不到头。
营地如山,战马成野,山河旗烈烈,明人从未有过的自信,从未想过的轻松,已经在畅想以后的好日子了。
广渠门箭楼,皇帝的确在这里,内阁和尚书都在,几位将军凝重看着舆图,陆天明和崇祯在了望通州方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黄台吉竟然没有渡过运河,午时传来永清被强攻的消息,陆天明才知道黄台吉和多尔衮是以偏为重的打法。
倾国大战也不忘记钻营,符合那家人的传统。
陆天明担心永清也没用,恭顺侯吴惟英带五千人去往南线,晚上祖大春也会到,明军是次第防御的战略,一层一层消耗,只要守住卢沟河一线,多尔衮还是瞎折腾。
大军专心面对黄台吉比较重要,打败中军才是关键。
楼顶了望台传来士兵的大吼,“大将军,永清守住了,南线战事结束了。”
陆天明把视线转向南边,三十里外,五道狼烟一排升腾,不一会,南郊也升起五道狼烟回应。
明军传讯方式很简单,但速度很快,沿着卢沟河二十里一个通讯点,只要永清报捷,不出两刻钟就能传到京城。
崇祯歪头看着五道狼烟,没有吭声,好似对东面磨磨蹭蹭的黄台吉很不满意。
箭楼下来了两个将军,进门对陆天明一躬身,“大将军,末将认为奴酋不会立刻展开大规模作战!”
陆天明头也没回问道,“老曹看到了什么?”
“回大将军,奴酋未过西岸,是为了保证骑军运动范围,他口号喊的再高,内心也没对京城产生过奢望,在竭力扩大战场空间,不掌握我们后备兵力,他内心没底。双方的斥候在二百里内不停接触,战事未起,小规模杀戮不断,末将认为这会持续一段时间。”
孔有德也附和道,“末将附议,北边进攻顺义的虏兵没有撤退,黄台吉战线太长了,若把南北百里作为战场,根本无法完成大规模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