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娘,一位好心的大人和衙门为受难者捐助了钱粮,我代为送来,希望能帮您撑过这段艰难的日子。”
老妇人麻木地看着那些物资,双眸之中却未有一丝喜悦的光芒。
至亲之人离世的悲痛,令其早已心如死灰,此刻又怎能展露笑颜。
退一步而言,凭借这行将就木的身躯,及那杯水车薪的物资,恐怕自己也坚持不了太久。
李俭见状,赶忙说道:“大娘,我知道您心里苦,可生活还得继续。
我今天来,不只是送东西,更是想陪您说说话。
您儿子虽然走了,但您不是一个人,衙门不会不管您的。”
老妇人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李俭真诚地看着她,目光坚定而温暖:
“此次送来的物资有限,一方面是考虑到粮食放置久了会慢慢变得不新鲜,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避免引起他人的觊觎。
但您放心,资助是长期性的,而您行动不便,不用亲自去衙门领取。
往后每个月,衙门都会按时给您送来钱粮。
不需要轮值之时,我,还有其他衙差们,也会时常来探望您的!
您就安心养好身体,好好过日子,您儿子在天上看到,也会感到欣慰的。”
听到这里,老妇人的嘴唇抖动得愈发厉害,泪水终于如决堤般夺眶而出,泣不成声:
“大… 人,我这老婆子… 何德何能,让衙门… 如此照顾……”
李俭轻轻为老妇人擦去泪水,柔声安慰道:“大娘,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您放心,只要有衙门在,就不会让您饿着冻着。”
李俭又陪老妇人聊了许久,苏牧望着屋内的景象,微微颔首。
赶来之时,他尚有些许不放心,认为李俭虽不至于携款跑路,却有可能贪墨克扣部分物资。
另外,苏牧原以为以李俭那不在意百姓生死,对此类案件漠不关心的态度,只会草草应付此事。
或许,将钱粮送到后,便会立刻离开。
谁曾想,他非但将事情安排考虑得无比详尽,甚至又耐心地安慰了许久老妇人,神色间无比诚挚,没有半分虚假。
苏牧并未显露身形,以李俭的修为,更是难以注意到他的轻微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