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开疆拓土的好处直观、明白的摆在他们面前。”
“李信此次西征缴获财物无数,而今已在运往大秦的路上。”
“其中有三四车纺织好的棉布,还有十余车棉花。”
“微臣心想,不如拿出一部分来做成棉袄,分发各地郡府。”
“由地方官府向百姓宣扬棉花的好处,想看就看,想摸就摸,最好还能试穿一下。”
“殿下也当昭告咸阳百姓,就是为了它,大秦的数万兵马才不惜路途艰难,兴师远征。”
“就是为了让他们不再受冻呀!”
扶苏兴奋地赞叹:“先生此计大善!”
“何不征集各地,忠孝勇武,廉能正直之人,把棉衣当做嘉奖发下去?”
“如此既能宣扬教化,又能让百姓皆知棉衣的妙处。”
陈庆不禁愕然:“殿下,你当这棉衣真能发到‘忠孝勇武,廉能正直’之人手中?”
汉朝才兴起的举孝廉制度,没想到现在已经初见端倪。
“为何不能?”
扶苏还没反应过来,下意识问道。
陈庆思索片刻,慢悠悠地说:“有一人,母亲重病卧榻。乡邻告知他,河中鲤鱼甚是肥美,令堂服之或许会有起色。”
“此人不顾天寒地冻,砸开河面的冰层,费尽千辛万苦捞来了鲤鱼,煨成鱼汤喂母亲服食。”
“如此孝心,配得上殿下的棉衣吗?”
扶苏不假思索地回答:“孝顺母上,破冰求鲤,应当褒奖。”
陈庆嘴角勾起:“殿下如此以为,乡邻皆是一般想法。”
“那么问题来了,乡里一人唤作张三,他也想要这棉衣,他也想要朝廷嘉奖。”
“于是张三心生一计。”
“家中后母待他苛刻,动辄打骂。”
“张三却逆来顺受,并且在后母生病时,跑去封冻的河上解开衣物。”
陈庆比划着脱衣的动作:“俯下身趴在冰面上,直至用体温将冰层化去。哪怕冻得浑身青紫,险些丧命也无怨无悔。”
“后来河中的鲤鱼受其孝心感召,自愿跃出水面,让张三带回去煲成了汤。”
“殿下,你说到底是谁更有资格领这棉衣?”
扶苏呆滞当场,犹豫地说:“先生,破冰何须如此麻烦……”
陈庆竖起手掌:“举石破冰已经有人做过了,张三得比他更孝,自然要想别的办法。”
“别人是生母,张三是后母。”
“殿下,棉衣该由谁而得?”
扶苏迟疑地说:“可是前一人孝行皆发自本心,张三却是心术不正。”
“殿下,你又不能剖开张三的胸膛查验其心肝,怎知他心术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