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各种安排

叶胜应道:“臣遵旨。

陛下,臣在撤退之时,留下了一些眼线在通州城附近。

他们会密切关注大雍的动向,一旦有消息,臣会第一时间向陛下禀报。”

越国皇帝满意地说道:“很好,你考虑得很周全。

记住,我们与大雍的这场较量,还远远没有结束。

这炸弹之事,关乎我大越的生死存亡,你一定要尽快查清。

另外,户部准备礼物清单也需精心筹备,既要体现我们的诚意,又不能让大雍小觑了我们。”

叶胜再次领命,心中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查明炸弹的秘密,一雪通州之耻。

随后,君臣又商讨了诸多和谈的细节。

关于使者人选,众人提出了几位朝中大臣,各自分析着他们的优缺点。

有人提议礼部侍郎赵大人,他饱读诗书、口才出众,但性格过于温和,恐在谈判中难以强硬。

又有人推荐了御史中丞孙大人,他刚正不阿、思维敏捷,可缺乏外交经验。

经过一番激烈讨论,最终确定了由经验丰富的老臣李尚书担任使者。

接着,话题转到礼物清单上。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逐渐完善着礼物清单。

在讨论和谈底线时,朝堂上气氛凝重。

越国皇帝明确表示,归还侵占土地是必须的。

除了之前占领的通州,还有另外的两三个小县城,所以这个归还给大雍朝也不重要。

但进贡的数量和年限要谨慎商议,不能让越国背负过重的负担。

同时,对于大雍可能提出的其他苛刻条件,如开放更多通商口岸、限制越国军事发展等,必须坚决抵制。

不知不觉,天色渐暗,宫殿内的烛火被一一点亮。

叶胜告辞离开宫殿,走在回府的路上,他望着夜空,心中五味杂陈。

通州之战的失败,让他深感耻辱,而炸弹的出现,更让他意识到越国面临的巨大危机。

但他绝不会退缩,他要为越国的未来,拼尽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