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章 不能拒绝的战功,不斩来使

所以将军们是很不愿意打仗的,能和解最好不过,没有必要杀了对方的使者,引起对方的反感,断了和谈这条后路。

还有就是一些政治家只是为了给对方增加些压力,并不想扩大事态,小打小闹之后,便会回到谈判桌上,

如果那个将军不识相把使者杀了,最后只会成为政治的牺牲品,所以聪明的将军看到对方来使,都不会不问缘由就杀。

使者往往是没有恶意的,没有攻击性,他的目的只是为了传递信息,如果杀掉这么一个手无寸铁之人,是会被人看不起的,在道德层议论层面会处于下风。

这一情况尤其是在注重礼仪的春秋时期特别严重,在那时候打仗十分讲究“规矩”,

打仗如君子之交,参考宋襄公和楚国的作战,本来宋襄公可以在楚军渡河时候半渡击之,完全可以取得胜利,

或者在楚军为列好队列时进攻亦可冲垮楚军,但宋襄公却认为这样不仁义,不合礼法,最终宋军惨败,古代连打仗这样的国家生死大事都可以讲仁义,还有理由杀一个手无寸铁的使节吗?

虽说到了战国时期,这种战争礼仪已经被丢了七零八落,但不斩来使却没有丢,古人认为打仗要靠勇气和自信,尤其是基层官兵,是要在战场上见血的,如果主帅把来使杀了,会显得己方不是正义之师,大军出征还会怕怕一个小小的使者,士气上输一筹,士兵在战场上便会多一分心里负担,

相反,这可能还会给敌军增加士气,认为对方军队无道无良,连前去传递信息的使者都杀,士气便会大振。

当然,不杀使者也不是绝对的,杀使者也会起到鼓励己方的作用,不过大都是发生在抵抗侵略的情况下。

使者能够不被杀,自身的才能和胆量也是十分出众的,能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游刃于刀锋之间,

诸葛亮就曾在江东舌战群儒,说服孙权联刘抗曹,张仪游说六国,实施连横战略,张骞、班超出使西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