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苏大娘子,合该俩孩子有缘分,正好我家三郎丧妻,不然你们阿樱还等不到这桩好姻缘!”
薛五娘子接着忽悠,娶了这么个会挣钱、又得圣宠的女娘,她家几个儿子也能谋个好差事。
当初苏家微末,靠着杜家关系,谋了个差事,没有杜家,何来今日苏家的风光?
如今官居京兆府少尹,拿腔拿调的摆起谱!没有杜家,他苏家屁都不是!
“二嫂!”杜氏神色不悦,大年初一,被人上门寻不痛快!
“阿樱乃圣上钦点七品署令,公务缠身,她的婚事我们做父母的都插不上手,就不劳二嫂费心!”
原本还想着初三回趟娘家,托人给苏樱、苏绿寻门好亲事。
多年不见的二嫂带着娘家嫂子登门,杜氏暗自欢喜,真是瞌睡遇枕头。
二嫂薛氏确实是来说亲,给娘家侄子说亲。
前些日子侄媳妇难产,一尸两命,尸骨未寒,便着急续弦。
薛家是京城望族之一,薛氏娘家跟杜氏娘家同属族中旁支,地位不高。
兄长薛五郎有三子两女,只长子在鸿胪寺谋了个差,小小从九品下的掌固,新朝初立,差人手,托关系塞进来的。
听闻苏家长女回京,尚未婚配,薛五娘子觉得天赐良缘!
给儿子寻了几户人家说亲,都被拒绝,小姑子的外甥女苏樱被人退过婚,又过了及笄之年,没人要。
看在这女娘有几分本事的份儿上,勉为其难抬进薛家。
于是找到小姑子薛氏做中间人说合、说合。
苏府流放后重新起势,颇得圣宠。
薛氏回京,说是回家省亲,其实是想找苏家疏通关系,想办法把在外流转十几年的丈夫弄回京。
正愁没借口上苏府,嫂子这一说,两人一拍即合,姑嫂就这么施施然上苏家的门。
薛氏以为这桩婚事十拿九稳,十六岁的女娘还没说上婆家,有啥可挑剔的?
谁知小姑子杜仙娥一听,脸色变得难看,极力推脱。
薛氏不死心,一心想要做成这桩媒,极力撮合,把娘家侄儿夸得天上有、地下无。
这桩媒做成,娘家、婆家两头讨好,还能顺势让苏步成帮忙,给丈夫在京中谋差。
杜氏强撑的笑脸都撑不住了,心里恨得牙痒痒。
十几年不见,二嫂早已不是当年那个识大体、明事理的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