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秦耕的忧虑

看着王鑫富坚定的眼神,男子也慌了。

王鑫富快步走向病房。

秦耕他们离去,叹了一口气。

回想前世,此时的秦耕也是焦头烂额,他此刻已经是副主任医师了,在急诊中心当班,每周一次的夜班,如同战场一样,不但忙碌得喘不过气来,还经常要面对突如其来的纠纷。

那十几年,一直到他做了主任医师,简直做噩梦一般。

医生是禁止和病人争吵的,更不允许和病人和家属打架。

但秦耕就先后打过3次架。

不过,三次打架,都没有被医院处罚,医院院长还暗地里表扬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现在,秦耕已经不是副主任医师了,更不要当班处理首诊病人,而是作为上级医院,只负责会诊。

上级医生遇到麻烦的情况就少了很多,住院医师,主治医生,副主任医师都是防火墙,他们才是医疗纠纷的主体。

秦耕缓缓地摇了摇头,深深地叹息了一声。他的目光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和忧虑,仿佛眼前浮现出那令人痛心的现状——如今这般紧张的医患关系,无论是医生还是病人,无一不是这场矛盾中的受害者。

对于医生成为受害者这一点,其原因显而易见且无需过多剖析。

然而,为何病人也同样深受其害呢?

从90年代开始 ,医患之间的关系便开始逐渐变得紧张起来。在此种情形之下,每当医生面临抉择之时,首要考虑的问题便是如何自我保护。尤其是当某项医疗决策蕴含着较大风险之际,他们往往会尽可能地规避这些风险。

如此一来,最终遭殃的却是那些病人们,因为他们可能就此错失宝贵的治疗时机。

举个例子,假如一名病人在面临某种手术时有百分之十存活下来的几率,放在以往医患关系和谐正常的时候,医生多半会毫不犹豫地建议并实施这项手术。

但现如今情况却大不相同了,医生们不再积极动员家属同意进行手术,而是出于对自身行为可能引发责任追究的担忧而选择退缩。即便是眼睁睁地看着病人因此失去活下去的一线生机,他们也不敢轻易冒险尝试。这样的局面着实令人唏嘘不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