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袁绍十罪

至于第九条罪状,倒有些牵强了,毕竟袁绍母亲是婢女出身这事,袁绍自己也做不了主。

倒是最后一条,袁绍肆意纵害田丰,就非常令人失望。

因为在他们心中,田丰是忠臣,像比干那样的忠臣,而袁绍逼死田丰,不就是商纣那样的庸主吗?

那么,袁绍还值得我们为其拼命吗?

城下,陈到念完袁绍十条罪状,缓了缓气,声情并茂道:

“袁绍昏庸无道,然我主仁慈,不忍再兴杀孽,望尔等早降,还归乡野,共聚天伦!尔等不思己身,亦当思父母妻儿!”

孙子兵法有云,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如今,冀北袁军士气低落,正是攻心的最好时机。

而且,赵云也不想得到一个被打烂的冀州。

所以,能不动刀,是最好的结果。

若说接连的败仗,加上袁绍逼死田丰,使得袁军士气低落,兵无战心,那么每一个袁军士兵的父母妻儿,就是他们最脆弱的心理防线。

没人提他们父母妻儿,也许他们会选择暂时忘记,但一旦有人提起,在这种本就无战心的情况下,回家这两个字,一定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铛”的一声脆响,在落针可闻的城头,异常响亮,这是一把兵戈落地的声音。

小主,

“将军,小人想回家!”

牵招不远处,松开手中兵戈落地的士兵,涕泗横流地跪下,在不住磕头。

都说世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很勇敢。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敢第一个放下兵器的人,也一定是位勇敢的人,因为他敢冒着杀头的风险。

而这个世界,还有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那就是从众,当有人开了头,就有人跟随;城上紧随响起兵戈落地的脆响声,连绵不绝….

牵招无力地松开原本紧紧握着的拳头,他知道这是大势,任何人都无法阻止的大势!

牵招浑身像被抽干了力气一般,唉叹一声:“开城吧!”

“谢将军!谢将军!”

城上一众兵卒磕头致谢,可见他们是多么的厌战。

随着城门缓缓开启,牵招领着一众卸去兵器甲胄的兵卒,成队走出饶阳城。

对此,赵云颇为满意,这才是投降该有的姿态。

赵云轻带马缰,乘马迎向牵招。

牵招这个人,在赵云记忆中是有印象的,乃历史上三国时期与田豫、阎柔二将齐名的名将,为曹魏镇守北疆,威震内外。

最近,赵云在河间也听到民间传诵牵招护尸还乡的事迹。

据说三年前,董卓唆使吴匡、张璋二将杀害何苗,而牵招恩师乐隐是何苗车骑将军府长史,因此乐隐遭到株连被暴尸。

在当时,牵招不顾自身安危,收殓恩师尸体,载尸还乡,结果在路上遇到了劫匪,同行的师兄弟们都吓得弃尸奔逃,唯独牵招不逃,跪地垂泪恳求贼匪。

这让贼匪都敬佩牵招的孝义,不仅不为难牵招,还帮着牵招载尸还乡。

因为这事,牵招在冀州名声鹊起,民间都在传诵牵招的忠孝仁义。

“在下牵招,领思乡将士,向赵幽州请降!”

牵招声音沙哑低沉,领着一众兵卒,向前方乘马而来的赵云,跪地拜倒。

乘马来到牵招前方十余步,赵云翻身下马,典韦等一众虎卫欲跟随,被赵云扬手制止。

他龙骧虎步地向牵招走去,大笑道:“早闻子经侍师至孝,待师至忠,危不忘义,实乃忠孝仁义之士也!”

闻言,牵招知道,赵云这是在说他当年载恩师尸体还乡的事迹,语气谦逊:

“赵幽州言重,师者父也,招之责也!”

赵云微微颔首,牵招将恩师比作父亲,那么护送乐隐尸体回乡,就是责任!

赵云双手扶起牵招:“今日得见子经,云甚幸也!”

“赵幽州威震北虏,佑北疆万民,招得见当面,亦幸!”

牵招躬身再拜,赵云的名头,当年他跟着乐隐去洛阳时就听说过,这令他很是崇拜,因为他也有驱逐胡虏之志。

其实,这是汉代热血男儿都有的志向,因为他们有共同的偶像,那就是封狼居胥的冠军侯霍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