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角的目光转向张奎,他的眼神中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慈爱与期望。张角深知张奎的勇猛,但同时也清楚他的性格特点。张角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沉重:“张奎,我不把这个位置给你,是因为你不适合做君主。你的性格太过耿直,容易被人算计,战场厮杀更适合你。你要尽心尽力辅助元璋,他需要你的力量和智慧。”
张奎听到父亲的话,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他明白父亲的决定是出于对太平道和整个事业的深思熟虑。张奎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坚定地回答:“父亲,我明白了。我会尽我所能,辅助元璋,为太平道的事业贡献我的一切。”
张角听到张奎的回答,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他知道,以张奎的性格既然说了就不会反叛。张角点了点头,然后闭上了眼睛,他的生命在这一刻似乎得到了最后的安宁。
张角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他闭上了眼睛,心中似乎得到了一丝安宁。尽管他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但他的精神和理念将由朱元璋和众将领继续传承下去。
在张角去世后,朱元璋从营帐中走出,面对着聚集在营外的众将,他宣布了退兵的决定。朱元璋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他深知这一决策的重要性,以及对黄巾军未来的影响。
“诸位,大贤良师的离去,对我们来说是巨大的损失。但战争尚未结束,我们黄巾军的使命尚未完成。现在,我们需要退兵,以休养生息,待日后兵强马壮,再与汉军一决高下。”朱元璋的话语中透露出对未来的规划和决心。
然而,这一决定并非所有人都能立刻接受。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他们担心退兵会削弱黄巾军的士气,甚至可能给汉军以可乘之机。
朱元璋耐心地向他们解释:“退兵并非示弱,而是为了更好地准备。我们黄巾军的根基在冀州,那里有我们的支持者和资源。我们需要回到那里,重新集结力量,加强训练,提升装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未来的战斗中取得胜利。”
朱元璋继续说道:“至于退兵的路线,我们直接回冀州。但在撤退之前,我们必须确保汜水、虎牢等重要城池内的粮草全部带走。带不走的,我们要销毁,绝不能留给汉军。这样,我们才能确保在撤退过程中,不会给汉军留下任何可利用的资源。”
洛阳城内,汉军大营中,皇甫嵩站在营帐中央,他的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四周的将领和士兵们欢声笑语,庆祝着他们刚刚取得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