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七日的蝉鸣撕心裂肺。
张煜在作文卷上写下:"当拖拉机取代马拉爬犁时,冰层下的种子正在发芽。"
监考老师皮鞋跟敲打水泥地,像台行走的座钟。
最后一科收卷铃响起时,眼镜男突然嚎啕大哭,钢笔水溅在准考证上,把黑白照片染成深蓝。
校门口挤满焦灼的家长,王淑芬的碎花衬衫被汗浸透。
张煜接过冰镇汽水,易拉罐上凝的水珠打湿了《招生简章》。
他望着柏油路上蒸腾的热浪,忽然想起那年红星录像厅的暴雨夜——陈浩南的砍刀劈开黑暗时,周大勇偷揣的老母鸡正咕咕低鸣。
1997年秋,张煜站在未名湖东岸的垂柳下,裤兜里的寻呼机突然震动。
周大勇发来短讯:"电脑房开业,速回电。"
湖面倒映着博雅塔的影子,被游过的黑天鹅搅成碎片。
"同学要拍证件照吗?"穿白裙的女生端着海鸥DF相机走近,马尾辫上别着清华校徽。
张煜认出这是物理系新生苏晚晴,前世她本该在两年后成为某互联网巨头的技术总监。
"用自然光,光圈调至5.6。"他接过相机调整参数,手指擦过对方手腕时,瞥见她戴着和自己同款的卡西欧电子表。
苏晚晴的瞳孔微微收缩——这个年代鲜少有男生懂摄影参数。
周末的南门网吧烟雾缭绕,张煜在论坛敲下第一行代码。
屏幕上跳动的光标像时光倒流的符号,DOS系统特有的蓝光映着他额角的汗珠。
当"未名BBS"的界面终于加载完成,隔壁座位的烟灰缸突然被打翻。
"你这界面设计有问题。"苏晚晴咬着棒棒糖挤过来,"CSS样式表要用嵌套结构。"
她手指在键盘上翻飞时,张煜闻到她发间的蜂花洗发水味道,与李晓燕寄来的书信上的墨香微妙重叠。
中关村电子市场的玻璃柜台前,张煜数出二十张百元大钞。
柜台下的走私电脑配件用《人民日报》包着,老板操着潮汕口音:"内存条香港带回来的,别问来路。"
深夜的实验室里,五台组装的586电脑嗡嗡作响。
苏晚晴拆开主机箱,军用匕首般锋利的侧脸映着电路板冷光:"处理器超频需要改跳线。"
窗外飘起今冬初雪时,"未名科技"的营业执照终于批下,注册资金栏填着周大勇汇来的三万块下岗安置费。
圣诞夜的学三食堂,张煜握着IC卡排队打长途电话。
李晓燕的声音裹着北方风雪:"村小要撤并了,可能调去县教育局..."
电话亭玻璃上结着冰花,映出苏晚晴抱着教材走过的身影。
"你上次说的域名投资..."苏晚晴突然出现在身后,哈气在张煜的镜片上凝成白雾,"我查过CNNIC的注册规则,可以用学生证申请。"
她递来的热可可杯壁上,唇印像枚朱砂痣。
寒假归家的绿皮火车上,张煜翻开《计算机世界》。
周大勇的电脑房已扩展到三家分店,招牌下印着"未名科技特约经销商"。
李晓燕的来信从包里滑落,信纸上沾着速溶咖啡的污渍:"教育局要办计算机培训班,能寄些教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