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3章 来时路!

时光回溯。

腊月廿三,张煜踩着积雪推开家门。

五斗橱上的牡丹牌收音机正播着《春节序曲》,王淑芬在灶台前忙活,葱花饼的香气混着煤烟味钻进鼻腔。

张卫国蹲在院里劈柈子,斧头剁进年轮的声音像某种古老的节拍。

"县重点伙食咋样?"母亲掀开锅盖,蒸汽模糊了眼镜片。

张煜掏出省下的粮票,王淑芬却摆摆手:"供销社改制了,粮票快作废了。"

窗台上的君子兰开了花,花瓣上落着煤灰,像撒了层黑芝麻。

李晓燕来串门时戴着红围巾,师范中专的校徽别在胸前。

她说话带上了县城口音,把"干啥"说成"干哈"。

周大勇的军大衣沾满松脂,油锯在院里突突作响,惊飞了檐下的麻雀。

"陈卫东来信了。"李晓燕从书包里掏出信封,省重点的信纸印着烫金校徽,"他说寒假要去北京参加数学竞赛。"

张煜盯着信封上的邮戳,忽然想起那年冰场上的笛声,跑调跑得比脱缰的毛驴还远。

供销社柜台前挤满了人,玻璃上贴着"承包经营"的红纸。

李长海的新制服笔挺,却总习惯性地用袖子擦柜台。

赵婶退休后开了家小卖部,卖的都是从省城进的"洋货"。

"来瓶可乐。"张煜掏出攒下的零花钱。

易拉罐拉开时的"嘶啦"声,惊得李晓燕往后缩了缩。

周大勇偷拿了包大大泡泡糖,被李长海揪着耳朵拎出来,军大衣兜里哗啦啦掉出十几颗水果糖。

央视春晚开播时,全镇的电视机都在放《难忘今宵》。

张煜家的牡丹牌电视机是赊账买的,屏幕上的雪花比赵本山的小品还逗乐。

王淑芬包饺子时多放了枚硬币,说是谁吃到谁来年走运。

周大勇踩着积雪来拜年,军大衣兜里揣着自制的摔炮。

李晓燕的红围巾在雪地里格外醒目,像面投降的旗帜。

三人翻进校办农场,就着月光啃冻梨,冰碴子划得喉咙生疼。

正月十五的冰灯游园会,十二生肖冰雕里嵌着彩色灯泡。

周大勇的摔炮惊得冰雕龙的眼珠子直转,李晓燕的红绸子舞成个火轮。

张煜举着冰糖葫芦维持秩序,糖壳在零下三十度脆得像玻璃。

散场时人群挤掉了只棉鞋,孤零零地陷在冰雕龙的眼窝里。

三个少年翻墙去寻,却摸到冰层下冻着的《寒假作业》——不知哪个倒霉蛋把本子掉进了冰窟窿。

月光把他们的影子投在冰面,像出蹩脚的皮影戏。

返校那日,张煜在班车上数着路过的村庄。

每个村口都有棵老槐树,枝头挂着冰凌,像倒垂的钟乳石。

李晓燕的师范中专在县城另一头,周大勇的油锯声渐渐被拖拉机的轰鸣淹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