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晓敏不能明说,但她心里知道,改革开放不远了。
事实上,前世第一个投资内地兴建工厂的港商,就是在1978年末,在珠海建了个毛纺厂,算是港商投资建厂第一人。
她为何知道这事呢,因为前世她这个安保总监有一个秘书,就是珠海姑娘,曾经给她提过这么一嘴。
这件事情当年在海内外引起很大的轰动,起到了意想不到、很大的示范效果。
之后,中外合资企业就如雨后的春笋一般,逐渐遍地开花。
等过几年,她也可以给内地投资,来往的机会就多了,不用像现在,还偷渡呢。
不过,这次带走姑姑一家也是一个最后的好机会了。
因为香江的“抵垒政策”,就在78年年末也要结束了。
以后可就没有这么容易拿香江的身份证喽。
包括沈瀚潮的大哥一家子,也是赶上了个尾巴,比较有运气,这回跟着一起走,还能直接就拿身份证。
这顿饭吃到晚上十点,才算结束,两个好朋友也要回去了。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连晓敏领着豆包和王新田出了门,去了趟不远处的沈春田那处院子,让他们在路边等等。
然后,装作进去拿东西,从胡同口走出来,手里拎着两个麻袋。
两人一看她一手一个大麻袋,健步如飞的样子。
一下子想起她当年,一米五的小个,背着一只大野猪在山里跑的情景,把后面的豆包落下很远……不由得嘴角挂上笑意。
晓敏还是那个大力的晓敏呐!
“豆包哥,新田哥,这一袋子是半只猪,你们一人一袋,拿回去吃。”
这不是野猪,是空间冷冻库里的大白条猪,一袋能有一百斤,给捆到两人的后车座。
他俩以为这就完事了,想谢过晓敏,就骑上车回家。
“等等啊,这是我朋友家的院子,我还有东西没拿完呢!”
豆包连忙拦着,这就已经够多了,可别拿了,但是没拦住。
连晓敏跑回去小胡同里,沈春田回老家过年也不在,她就是找个借口。
又在黑乎乎的胡同中,从空间取出两个布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