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就请文若修书一份,烦请郭奉孝务必前来一聚。”
刘辩握住荀彧的手郑重说道。
“此事不难,只是……”荀彧的眼中闪过一道迟疑,声音也停顿住了。
“只是什么?”刘辩追问道。
“只是奉孝的性格向来孤傲,除非是真正能够让他归心的人,否则…即便是陛下亲至,奉孝他也不会建言献策。”
荀彧解释说道。
“哦…原来是这样啊!”刘辩轻笑着,自信的说道,“难道文若对孤没有信心吗?”
“那倒不是这样,殿下文治武功、文武双全……想来即便是奉孝见了,也会倾心相助!!”
“那就有劳文若修书一份了!”
“义不容辞!”荀彧点点头坚定的说道。
接着又想到了什么,连忙朝着刘辩拱手说道:
“殿下,洛阳诗会中亦是涌现出了不少大汉的名士!殿下可以趁机招揽他们让他们入朝为官,或是担任殿下的门客舍人!”
刘辩听闻此言,轻拍了下脑门,笑道:
“自当如此!”
接下来,议事厅内一片热闹,四位谋士分别为刘辩陈说了他们的建议。
从政务上到军略上,从举荐人才上到调度官员上,都给刘辩提供了开阔的思路,让他受益匪浅!!
刘辩亦是来者不拒,对于这些顶级谋士的谏言,他都有认真的听取并且运用。
接下来的半年时间里。
刘辩一方面在积极的训练麾下的士卒军团,使得这些军队朝着精锐之师的方向迈步前行。
各个王牌军团之间的磨合度也在不断增高,期间进行过好几次的军队演练,帮助麾下的军队即使没有上战场打仗,也能够时刻保持着危机感和高强度的训练。
在军事这方面,刘辩将麾下的军队训练的十分良好。
准确来说,应该是高顺、关羽两人将刘辩麾下的军队训练的很好。
因为刘辩去军队的时间也不长,只是每隔十几天去看一下,主要把控一个大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