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林雪的偶遇

阳光透过医院病房的窗帘缝隙,洒下几缕金色的光,在洁白的地面上勾勒出不规则的图案。医院的走廊里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脚步声、推车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医院独有的忙碌节奏。

急救室的门紧闭着,红色的警示灯刺眼地亮着,门外,徐长铭的家属们焦急地踱步、等待。徐长铭是一名特种兵队长,在一次出勤任务中,为了保护队友和完成任务,他不顾危险冲锋在前,却不幸身负重伤。子弹穿透了他的腹部,造成了严重的内脏损伤和大出血,被紧急送往医院时,已经生命垂危。

李雅诗接到通知后,第一时间从办公室赶到手术室。她身着白大褂,眼神坚定而专注,多年的从医经验让她在面对这种危急情况时,冷静得如同久经沙场的战士。她一边快步走着,一边向助手询问患者的情况:“伤者的最新生命体征如何?术前准备都做好了吗?”助手紧跟其后,快速汇报:“院长,患者血压很低,一直在靠药物维持,术前准备已经全部就绪。”

走进手术室,李雅诗迅速换上手术服,戴上手套和口罩,只露出一双明亮而锐利的眼睛。她走到手术台前,看着昏迷不醒的徐长铭,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把他从死神手里抢回来。”

手术开始,无影灯将手术台照得亮如白昼。李雅诗手持手术刀,动作精准而熟练,每一个切口、每一次止血,都展现出她高超的医术。手术室内安静极了,只有仪器的滴答声和医生们轻微的交流声。

然而,手术进行到关键阶段,意外发生了。徐长铭的心跳突然急剧下降,血压也直线降低。“快,加大肾上腺素剂量!”李雅诗果断下令,同时加快了手术的速度,她的额头布满了细密的汗珠,但眼神始终紧紧盯着手术部位,没有丝毫慌乱。

助手们紧密配合,递工具、记录数据,整个手术室里弥漫着紧张的气氛。李雅诗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医术,在关键时刻成功修复了受损的血管,止住了出血。随着时间的推移,徐长铭的生命体征逐渐稳定下来。

经过长达六个小时的艰苦手术,李雅诗终于松了一口气,她摘下手套,疲惫地说:“手术成功了,把患者送进重症监护室观察。”

急救室的门缓缓打开,李雅诗走了出来,她的白大褂上还带着些许血迹。徐长铭的家属们立刻围了上来,眼中满是焦急和期待。“医生,我儿子怎么样了?”徐长铭的母亲声音颤抖地问。李雅诗疲惫地笑了笑,安慰道:“手术很成功,现在患者已经脱离了生命危险,但还需要在重症监护室观察一段时间。”家属们听后,眼中涌出激动的泪水,纷纷握住李雅诗的手:“太感谢您了,李院长,是您救了他的命。”李雅诗轻轻拍了拍家属的手:“这是我们共同的努力,接下来还需要大家一起配合,让患者尽快康复。”

接下来的三天,李雅诗每天都会早早来到医院,亲自查看徐长铭的情况。她仔细研究各项检查报告,根据徐长铭的恢复情况调整治疗方案。终于,在第三天的清晨,徐长铭缓缓睁开了眼睛。他的眼神还有些迷茫,但看到周围白色的墙壁和各种医疗设备,渐渐意识到自己还活着。

此时,李雅诗正带着医生护士前来巡房。她走进病房,看到徐长铭醒来,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徐队长,你醒了,感觉怎么样?”徐长铭微微动了动嘴唇,声音沙哑:“谢谢……谢谢你们救了我。”李雅诗走到床边,轻轻为他调整了一下输液管,温柔地说:“别说话,好好休息。你的身体还很虚弱,需要慢慢恢复。”

她一边检查徐长铭的伤口,一边向他介绍恢复情况:“手术很成功,伤口愈合得也不错。接下来,你要按照我们的要求进行康复训练,饮食上也要注意营养均衡。”徐长铭认真地点点头,看着李雅诗和医生护士们,心中充满了感激。

李雅诗又叮嘱了护士一些注意事项,然后对徐长铭说:“你有什么不舒服或者需求,随时告诉我们。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你康复。”说完,她带着医生护士们离开了病房,继续去巡视其他患者。

徐长铭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心中暗暗发誓:等自己康复了,一定要重回部队,继续为国家和人民效力。而李雅诗和她的团队,也将继续在救死扶伤的道路上,守护着每一个生命,为更多的人带来希望和重生的机会。初遇

阳光暖暖地洒在医院的走廊上,徐长铭在康复训练师的鼓励下,第一次尝试着下床走出病房。他的脚步还有些蹒跚,每一步都小心翼翼,毕竟重伤初愈,身体还十分虚弱。但他的眼神中透着坚定,渴望着能尽快恢复往日的活力,重返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