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宇躬身领旨,“臣领旨!”
咸阳宫内,嬴政与董宇相对而坐,商讨着秦国的未来。窗外,夕阳西下,将天边染成一片金黄,预示着一个崭新时代的到来。
**(未完待续)**
嬴政设立“天机阁”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咸阳城,人们纷纷议论着这个神秘机构的职责和作用。董宇没有辜负嬴政的期望,他将“天机阁”打造成为了一个集情报收集、分析、预警于一体的机构,并招募了一批有识之士,共同守护着秦国的安全。
虞姬听闻此事后,主动请缨加入“天机阁”。她虽为女子,却有着过人的智慧和胆识。在董宇的指导下,她很快便掌握了情报分析的技巧,并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为“天机阁”的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扶苏也积极参与到改革中来。他深知秦国法律的弊端,于是向嬴政建议,对现行法律进行修改,废除一些残酷的刑罚,推行更加仁义的政策。嬴政对扶苏的建议十分重视,采纳了他的意见,并让他负责主持律法的修订工作。
蒙恬则负责整顿军队,加强国防。他深知“忘战必危”的道理,于是加紧训练士兵,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同时,他还积极学习董宇带来的现代军事知识,尝试着用新的战术和战略来武装秦军,为秦国的未来安全保驾护航。
在董宇、虞姬、扶苏、蒙恬等人的共同努力下,秦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着的进步。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日益强盛,一个崭新的时代似乎正在来临。 然而,董宇心中清楚,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想要真正实现长治久安,他还需要做更多的事情… … ## 秦帝江山 第九十六章 尘埃落定
董宇站在咸阳城外一处高地上,望着远处阡陌纵横的田野,心中充满了感慨。经过数年的努力,他利用现代知识,推动了秦国农业、工业和科技的快速发展。
水利工程的兴建让原本干旱的土地焕发了生机,亩产大幅提高;新式农具的推广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从海外引进的优良作物品种,更是丰富了百姓的餐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工业方面,董宇建立了冶铁作坊,采用现代技术提高了钢铁的产量和质量,为秦军打造了更加锋利的武器和坚固的盔甲。他还尝试着建造了一些简单的机械,虽然效率还无法与现代相比,但在当时的社会已经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科技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董宇在“天机阁”内设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招募了众多能工巧匠和有识之士,共同攻克技术难题。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打破了知识传播的壁垒,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教育;指南针的出现,为航海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秦国日后开疆拓土埋下了伏笔。
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让秦国的实力得到了显着提升,百姓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嬴政对董宇的功绩赞赏有加,封他为“护国侯”,地位仅次于丞相,并赐予他许多金银财宝。
然而,董宇并没有被眼前的成就冲昏头脑,他深知这一切都离不开嬴政的支持和信任,更离不开所有为秦国发展辛勤付出的人们。他将赏赐分给了有功之臣和百姓,自己则继续潜心研究,希望能够为秦国带来更大的发展。
在这次事件中,胡亥也受到了深刻的教训。他亲眼目睹了董宇为秦国做出的贡献,也看到了百姓对董宇的拥戴,这让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他意识到,只有真正为百姓着想,才能赢得民心,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君主。
在嬴政的教导和董宇的引导下,胡亥逐渐成长为一个有担当的皇子。他开始认真学习治国理政的知识,积极参与到朝政之中,并提出了不少建设性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