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柔嘉公主聪慧,大唐国策的精髓

杨一笑并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先把手头一份奏章批阅结束,这才晃动一下酸痛的脖子,喝口茶水之后开始讲解……

他目光看了一眼李清瑶,随即看向房里的孩子们,温声道:“你们德妃姨娘询问,建镇会不会拖垮大唐。现在,为父跟你们讲讲我的构思。”

“为父首先要告诉你们一点,这件事不会把咱们的家业拖垮,虽然计算起来似乎需要投入庞大资金,但其实这个国策的施行有着捷径可走,也就意味着,其实花不了预算中的那么多钱。”

“设镇之事,其实很简单……”

“先从各县之中选取一些大型村寨,然后直接将村寨的级别划定为镇,你们还小,可能不懂,大型村寨一般都是附近村庄的集市,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商贸交易功能,因此可以视作为拥有建镇基础,比那种选一块荒地从头开始要省钱。”

“都说建设是个很花钱的事,但咱们建镇的基础是大型村庄,只要国库给予一定拨款,再加上老卒是当地百姓出身,因此他们的号召力足够,能让当地百姓出工出力……”

“咱们大唐不实行徭役制度,然而没人拒绝老百姓主动出工啊,他们在老卒的号召下,肯定想把家乡建设好,变成镇子之后,他们祖祖辈辈都受益。”

“因此,劳力方面又是很大的节省。”

“甚至为父预料,各地百姓会滋生比拼的风潮,哪怕朝廷一分钱不出,仅仅只给他们一个镇级的规划,但是他们为了自己家乡的为了,自己就会踊跃的投入建设。”

“他们生怕建镇比别人差,生怕子孙后代活的比别人差,此乃人之常情,以后你们长大了会懂。为人父母者,总为子孙忧,为父现在做了父亲,所以能深刻体会百姓的心思。”

杨一笑这番解说,看似是给孩子们上课,然而几个媳妇都在用心倾听,德妃李清瑶甚至用笔在记录,她孩子尚未满月,没机会接受这种课,因此她要记下来,以后给孩子当作课业。

这女子性格聪慧,从小受到门阀培养,因此写字又快有好,转眼间已经记完了杨一笑刚才的话。

她在记录的过程中,自己也深受启发,忍不住轻声感慨,语带不可思议,喃喃道:“听陛下深处浅处之言,臣妾恍然发现此事竟然这么简单。”

杨一笑点点头:不错,“就是这么简单,天下很多大事,其实都是小事,只要咱们派遣而去的老兵是当地人出身,那么就能迅速融入百姓并且产生号召力,不但建镇之时节省大量劳力和时间,而且有利于大唐朝廷掌控一地民生。”

“咱们自家人之间,不说虚头巴脑的话,其实所谓的朝廷掌控,无非是咱们杨家人在掌控。”

“孩子们,懂了没,这个国策乃是集权之举,而且能平衡和压制文官体系。”

小虎头第一个举手,表示自己已经听懂,杨天赐虽然第一个听懂,但却恪守规矩没有抢着表现,反而等到哥哥举手之后,方才跟着举手说了一句:“孩儿也听懂了。”

这一幕落在杨一笑眼中,不由满脸都是欣慰。

皇后等人则是嘻嘻哈哈,纷纷夸赞小天赐很懂事。

转头看向王幼娘的儿子杨乘风时,则是全都喷笑出声笑的前仰后合,只因那孩子满脸焦急,正在那里抓耳挠腮,很明显,没听懂。

王幼娘感觉丢脸,走过去要打孩子。

结果,却被皇后顾朝露瞪了一眼。

皇后伸手把孩子护在怀里,呵斥王幼娘道:“乘风的性格敦厚,不像天赐那般聪敏,他听不懂又不是犯错,回头慢慢温习就行了。你打他做什么?不心疼自己身上掉下的肉啊?

王幼娘只能老老实实退回来,冲着李清瑶求助起来,道:“德妃姐姐,你记录的东西给我抄录一份吧。我家这还娃儿,脑筋愚笨的很,需要不断温习,才能有所领会。”

李清瑶连忙表态:“不用你亲自抄录,我回头帮大家都抄录一份,这是陛下教导孩子的课业,每个孩子都应该不断温习。”

王幼娘十分感激。

皇后则是颇为欣慰,开口夸赞李清瑶一句。

此时的御书房之中,除了男娃还有女孩,尤其是其中两个女孩,年龄已经十二三岁,这俩丫头显然不是杨一笑的孩子,因为最大的小虎头今年也才六岁而已。

左面那个小丫头,名叫崔小寸,乃是千牛卫大统领崔寒山的闺女,同时也是杨一笑在早年收下的关门弟子,所以这丫头一直在杨家长大,几乎等于是杨一笑的闺女。

至于右面坐着的女孩,则是云朝的柔嘉公主,此前在草原上被小虎头救回来,归来以后也生活在皇宫之中,对于这件事,没人有意见,毕竟云朝的皇后现在也在宫中,大家都知道那位皇后和谁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