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呼啸中,人心是暖的。
杨一笑带着几个老家伙,已经走访了十几个木屋。
他并非刻意做作,而是发自于真心,因为每当他走进一座木屋时,流民们反馈他的都是心中一暖。
比如,现在这座木屋……
这是一间联合木屋,三间贯通成为一间,由于当初建造比较仓促,所以屋里面没有建设隔间。
流民们住的不算太拥挤,三个家庭刚好共用三间。
如果是正常的古代家庭,这种居住环境肯定狭小,因为每家每户都有七八口人,哪怕最小的家庭也得五口。
所以真要是正常情况下,即便按照5口人一家计算,那么三家人加起来是15口,共用一个木屋确实会拥挤。
但是,流民家庭不一样,很特殊,人口少。
这些人来自江淮,因为老家遭灾才逃荒,而在逃荒路上不断死亡,家家户户都出现减员。其中比较惨的家庭,甚至全家都已死绝。
活着的,也可怜。
虽然他们艰难跋涉到了这里,但是家中老人基本上都没了。
能活着来到杨家村的流民,要么是青壮要么是幼年,青壮是因为身体能抗,幼童则是因为青壮保护。至于那些死去的老人,他们在路上‘自我贡献’了。
自我贡献……
多么凄惨的一个词。
杨一笑每回听到这个词的时候,心里都会不由自主的泛起酸楚,但他每一回都忍不住询问,幻想着某个流民家庭能保住老人。
比如现在这座木屋的三家,他进入之后先是目光扫了一扫,观察一下屋内设施之后,随即被流民们拉到火盆前。
这三家流民的表情,和其他流民完全一样,他们见到杨一笑进屋来访,全都又是欢喜又是忐忑。
他们小心翼翼的凑在火盆边。
他们目光中闪烁着感激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