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三年

三个月的时间,一共打下了七万根五米高的木桩,同时,钱塘江大堤也修到了丈二的样子。不要奇怪为什么只修了这么点,因为这差不多算是重修,毕竟以前的大堤是夯土或者土石混构的。如果不是前两年李恪就下令不要再用那两种方法,而是采用垒石法,恐怕现在还修不到这么高。

真的要感谢钱塘江两岸的百姓,他们只要一有农闲,都不需要李恪下令征发,就自发准备工具来修堤。不过,这要归功李恪第一次征发给钱粮补贴留下的好印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当然,李恪也不会白嫖百姓。李恪是在大堤安排了巡逻人手的。只要有百姓前来,这些人就会上去询问百姓是哪个村的,然后在百姓收工后,验收下工程量上报李恪,李恪就会下拨钱粮过来。

所以,百姓自发修堤的兴致不仅很高,而且工程质量也很高。毕竟,经历了杨广的徭役,百姓们服徭役也许会磨洋工,但如果你出钱粮而且干得工程和他们的利益相关,百姓那个热情……

在老百姓看来,吴王殿下修建大堤是为了他们的生产生活,老百姓出工出力是应当的。可是,吴王殿下竟然还给钱粮补贴……那不豁出命干,怎么对得起殿下的恩德!

当然,李恪也会及时宣扬李世民的天恩。

李恪要做的,就是在这八州百姓的脑海里,从此只有两个人,一个是老爹李世民;另一个,则是李恪!

修了三个月的钱塘江大堤后,李恪就开始专心在长江入海口修建码头,并且开始不断从各地搜罗佃户奴隶移民过来。当然,还有就是招募造船匠。

三年的时间将杭州治理的不错了,而且开始慢慢向着其余七州扩散。尤其是屯营,在八州都建立了起来。杭州屯营人数最多,已经有了五万。经营的业务也从单纯的种田,向着纺织、渔业、畜牧、铁器……等方面扩散。

现在,该将前世的上海给造出来了。

在入海口开始打造港口建造船厂起,李恪就向李世民上书,要求新设一县,取名华亭县,归杭州管辖。而且,李恪还向李世民保证,华亭县的人口归李恪解决,不需要朝廷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