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没有命令传来,山海关不能出兵,这是袁清的底线。
当然了,直接拒绝朱威,袁清还没这个胆子,现在朱威威名正盛,想要拿捏他太简单了。
“公爷…朝鲜太祖爷定的是不征之国,贸然出兵,师出无名啊。”
朱威眉头一挑:“日本也是不征之国,我照样灭了,而后又如何?谁说的了什么?”
袁清摇头:“这不一样,日本是因为有倭寇侵犯大明,公爷灭了他,是师出有名,谁都不会多说什么,可是朝鲜一直对我大明恭顺有加,这要是出兵…可就…”
朱威轻声低喃:“恭顺吗?袁清,你常年在辽东,你觉得朝鲜对我们大明,是真的恭顺还是假的恭顺?”
“这…明面上是真的恭顺。”
“呵…你也看出来了,朝鲜只想着在大明身上赚好处,以前大明大家大户的,救急几个乞丐还可以,但是现在大明什么样子?救济他们,不如省出来让百姓多吃两顿饱饭。”
袁清觉得朱威说的很有道理,可是道理是道理,有道理也不符合师出有名。
中国自古都要讲究一个师出有名,成祖皇帝当初为了打北元,硬生生翻遍史书找到了汉太祖刘邦的白登之围,以为汉太祖报仇为名号出兵。
你别管这个名头离不离谱,主要的是要有名头。
朱威轻哼一声:“师出有名吗?自然是有的。”
“啊?”
“你还记得万历二十年到万历二十六年,我们大明援助朝鲜的事吧?”
袁清点头:“自然记得,当初的主将就是辽东总兵李如松,义父当时正任锦州副总兵,也随之参战。”
朱威语气稍微沉重了一些:“第一次,大明前期出兵四万,加上后期,一共出兵八万,第二次,大明出兵六万,这两次战斗,大明将士伤亡多达四万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