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童们站排走向至圣先师孔子的神位,今天学校挂了一幅孔子的画像,学生们依次向至圣先师叩拜,然后再拜山长,三拜先生。
礼毕之后,山长高声再起:
“净手净心?。”
学生们在先生的引导下,到水盆中净手,寓意从此心手皆净,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开笔。”
先生们为自己的学子,用朱砂在眉心处点一个红痣,寓意开启智慧。
之后击鼓明智,警示学子重视读书;
然后象征性的提笔描红,寓意学子开笔了,这就是他们入学写下的第一笔字。
整个过程台上台下皆庄严肃穆,每个人皆心存崇敬。
王瑾仪心想:这就是古人与现代人的不同,他们对学问是崇拜和敬畏的,不像现代人,认为学习可以带着趣味性。
心里把学问的格调又提高了几个档次。
典礼的最后,是山长带着学子们诵读《学而》,全场起立,大声诵读孔子的名篇。
入学典礼结束也是学子们热血沸腾之时。
先生们把各自的学生都带进自己的教室,台上观礼嘉宾下了主席台。
族老特意将王瑾仪引荐给傅雷将军,“就是这个孩子要帮助兵卒子弟,她投钱开办了这所学堂,还在北宁府办了一个工坊……”
傅大将军原本只是出于客气,远远的冲女孩微微颔首,可是听闻此言,上下打量了王瑾仪几眼。
向前一步插手施礼,“傅雷替伤残军士感念王家小姐大恩。”
傅介之一见父亲行此大礼,也快步走到父亲身后。同样叉手施了一礼。
王瑾仪一见紧张的不知如何是好,紧走几步刚要伸手搀扶,想到了男女授受不亲,于是四下环顾。
族老同时向前把两位将军搀扶住,“哎,她还是小辈,您行使此大礼折杀她了,她个孩子可受不起……”
傅雷激动地拍着族老的手道:“不不不,世人均说一将功成万骨枯,都以为我傅雷的战功是用人命搏出来的,我不在乎世人的评价。
只要有人还记得,死去的将士和他们身后无数个家庭……”
傅介子也赶紧帮助父亲说道,“感谢王家小姐。”
王瑾仪面对如此高的评价不知如何应对,连连摆着手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