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三郎勾起唇角,脚下加快了步子,是啊!得加快自己科考的步伐,
昨天听人说,浔阳王家现任家主,是原礼部侍郎,无论这一世的王瑾仪家是什么条件,王家也不会同意她嫁给一个布衣!
为了这一世能追上王瑾仪,一定要有功名,至少要能参加秋闱,如果可以参加春试和殿试就更好了,想到这些,陈三郎心里充满了干劲。
飘飘洒洒的雨丝变得越来越细,越来越密了,陈三郎在街市上快步跑了起来。秋风吹来,冷风灌进衣袖,钻进衣领,他裹紧了衣袍。
陈三郎跑到一家早点摊上,借着棚子遮挡,抖了抖身上的水珠。
正欲坐下歇口气,却听到旁边几个人小声议论着。
“这是什么鬼天气,原本贴招贴能赚点钱,看这天气算是完了。”
老板给每个人盛了一碗热汤放在面前,劝慰着,“哎,话不能这么说,今天雨下了,把这些都冲掉,明天会有更多的人家求你们。那你不是能挣更多的钱吗”
“也是,还是老板想的清楚,来给我们每人上一碗热汤面”
陈三郎心中一紧,今天大概不会有人来贴寻人启事,明天会有人来吗?
明天早些来,就能见到贴寻人启事的人了。
他心里惦记着早日考取功名,迎娶王瑾仪的事。
萧瑟的秋雨中,陈三郎的心却炽热如火。他坐在面摊的棚子里,送走了一波又一波的顾客,生生把一碗热腾腾的面条吃的冰冰凉。
老板好心地又加了一勺热汤,客气地提醒,“我们要收市了,到了巳时就不可以在东市卖早点了。”
说着匆匆开始收拾着提醒,“快吃吧,再不吃,我可没有热汤了!”
陈三郎吃了碗冷掉的热汤面,便离开了早点摊。
被秋雨浇了个透,晚上发起了高烧。他躺在床上,意识模糊,仿佛进入了一个虚幻的世界。
昏昏沉沉间,王瑾仪拿着毛巾,他急忙问:
“你怎么了?你哭了?”
王瑾仪面容清晰笑容满面,“你记得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的第二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