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了好一会,看着身后并无追兵,这十几个乞丐这才松了一口气,随便的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
为首的那一个乞丐,缓缓的从破烂的衣服间掏出了一枚沾满了泥土的烧饼大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
“诸位,前面还有不远就到泾县了!一路来大家也都辛苦了,赶快吃饱喝足,准备上路!”
“嗨,周尚书,我们无非就是把锦绣华服丢到一边,穿的破烂一点;身上搞的臭一点。这一路上还是您老最辛苦,这一路要不是您老在前面替我们开路,说不定还没逃出南京城,我们这些人就又被抓了回去。最辛苦的还是您老!”
只是现在的周应秋并没有兴趣听这样的阿谀奉承,大口大口的啃着破烂烧饼,缓缓的注视着眼前的竹林,没人知道他在想什么。
秦朝的商鞅变法,留给后人的便是一个奴性思维。只是最终惨死在自己成果下的商鞅,并没有让后代君王认识到,这一思想的极端。自而后的两千余年时间里,君王们都致力于将商鞅的思想继续“弘扬”。
在这个需要路引的年代,想要从南京走到宁国府对于寻常百姓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奢望。尽管披上了官身,可是在南京一乱,站起来公开反对朱常洵的“阉党”们 甚至还不如寻常百姓。
现在周应秋已经忘了,他是怎么从漆黑的南京监牢里逃出来的了,他知道是南京城一群正直的人,冒着生命危险将本该处死的他们劫了下来。
为了寻找朝廷,为了寻找魏忠贤,周应秋这群士绅换上破烂的乞丐服,从南京城一路乞讨,来到了宁国府。
锦衣玉食的他们,这一路上他们受了多少苦难?又有谁会知道呢?
吃饱喝足,拄着拐棍,周应秋带着众人一瘸一拐的缓缓的再次向着南边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