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琇莹点点头:“一切都听大嫂的。”
沈氏多少有些担忧,倒不是不相信六姑娘无法应付,而是她总觉得,此事已不是两个闺阁少女相约见面那么单纯。
就算那陆家姑娘心底没有憋着坏,谁又能知晓她其他人会不会在这件事里插足?
想了想,她还是道:“你带着青荇去,她比较稳重,要是有什么事,她也能应付一二。”
白琇莹婉拒了沈氏:“大嫂,我知道你担心我。但是,我总归要学着长大呀。”
顿了顿,她继续道:“我明白的,若没有韦贵妃召见陆姑娘这一层,今日不过是普通小聚。”
“但不巧的是,我的拜帖递得有些不是时候。要是递了拜帖却不赴约,难免叫人说我心里有鬼,才不去和陆家姑娘见面。”
“可我若是去了,便又会有人说我打上门去,且不知多少人在看笑话呢,总归没有人会说一句越王的不是,就算此事由他而起。”
“不管怎么做,都是左右为难。即便是我选择本着一颗真诚的心去结交,也可能会有人从中作梗。”
“可我不能因为知晓其中的厉害,就退却了。人总要经一些风雨,才能变得更成熟,这些事是我该面对的。”
说到这里,白琇莹的眼神变得尤为坚定:
“所以大嫂放心,我会小心谨慎,但倘若真的有什么不好的消息传来,也请大嫂帮我瞒住家里,再做绸缪。”
沈氏见六姑娘并不是一味程勇,而是心底门清儿,便知晓六姑娘已经做足了心理准备。
于是她不再像呵护娇花一般,生怕白琇莹承受不住风雨,想要事事为白琇莹周全。
她决定放手,且尊重白琇莹的决定:“既然六姑娘心底有主意,那么我便不横加干涉,你且放心的去便是。”
“不过要切记,遇事需得沉着冷静,不急躁;说话做事之前,也需思虑周全,不要逞口舌之快。”
“也不要太过看重虚名,在不涉及根本原则的情况下,能屈能伸才是大丈夫。所以凡事要张弛有度,进退得宜。”
白琇莹一一应下:“大嫂的话,我都记下了,必然不会冲动徒惹是非。”
沈氏点点头:“去吧,马车都备好了,大嫂在家中等你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