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忽必烈建立元朝

历史追光者 丁凡星 2320 字 2个月前

宋朝时期的东京和临安的海上贸易繁荣。据记载,当时与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每年出口瓷器数百万件,茶叶数十万担。

忽必烈建立元朝后,为加强南北经济交流和运输,决定开凿和疏浚运河。这项工程由郭守敬等水利专家主持,历经约 10 年时间。

大运河贯通后,北起大都(今北京),南至杭州,全长约 1797 公里。它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大运河使得每年南方运往北方的粮食多达数百万石。例如,1300 年通过运河运输的粮食多 300 万石,有力保障了北方的粮食供应,促进了商业发展。沿线城市如临清、济宁等迅速崛起,成为重要的商业中心。

促进了南北文化交流。南方的诗词、戏曲等艺术形式更快地传播到北方,北方的风俗也传入南方。杂剧在南方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大运河的贯通吸引了更多外国商人来到元朝。据史料,1310 年,来自中亚、西亚的商人通过运河沿线城市进行贸易,交易的商品包括香料、珠宝等。同时,元朝的丝绸、瓷器等也通过运河运往海外,扩大了元朝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小主,

忽必烈建立的元朝疆域极为辽阔,东到日本海,南达南海,西至天山山脉,北包贝加尔湖。

与秦始皇和汉朝的疆域相比,元朝的疆域明显更为广阔。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疆域,大致东至东海,西至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至南海。

汉朝在汉武帝时期疆域大幅扩张,东至朝鲜半岛,西至葱岭,北至阴山,南至越南中部。

元朝的疆域在这些朝代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涵盖了更多的地区,成为中国历史上疆域最为辽阔的王朝之一。

忽必烈晚年在对外征战和国内经济方面面临诸多问题。

在对外征战中,忽必烈两次征伐日本。1274 年,他派出约 3 万余人的军队东征日本,因遭遇台风,损失惨重,被迫撤退。

1281 年,忽必烈再次发兵约 14 万东征,又遇台风,多数船只被毁,两次征伐均以失败告终。据史料记载,这两次出征耗费了大量的船只、粮食和武器装备,给元朝财政带来极大压力。

长期的战争和大规模建设使元朝财政紧张。忽必烈大量发行纸币,导致通货膨胀严重。至元年间,物价飞涨,百姓手中货币大幅贬值,生活艰难。

忽必烈最初立嫡长子真金为太子,真金早逝后,忽必烈在众多皇子皇孙中犹豫不定。其他儿子或因才能不足,或因政治斗争失利,均未能顺利继承皇位。

其孙子铁穆耳的父亲真金太子去世过早,这使得他在皇室中的地位显得格外特殊。

铁穆耳的母亲阔阔真,是一位极具智慧和谋略的女性。据宫廷记载,在忽必烈晚年的决策中,阔阔真曾多次进言,其建议被采纳的比例高达七成,足见其在忽必烈心中的分量。

在铁穆耳的成长过程中,阔阔真为铁穆耳聘请了多位博学之士老师,使其接受全面且优质的教育。在忽必烈对继承人犹豫不决时,阔阔真巧妙安排铁穆耳在朝政事务中展现出卓越的才能和成熟的政治智慧。

忽必烈驾崩,阔阔真迅速行动。她联合了大臣伯颜等核心势力,据史书记载,伯颜当时掌控着京城近三万精锐禁军。在他们的全力支持下,29 岁的铁穆耳得以在激烈的皇位竞争中脱颖而出,成功登上皇位,开启了元朝的新征程。

忽必烈于 1294 年病逝,皇位由皇孙铁穆耳继承。忽必烈在位 35 年,享年 79 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