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读书人何知府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这句明代官员曹学佺的诗句,以前我甚至都不太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这句诗写的颇具讽刺意味,表达了一种令人深思的社会现象,这现象从古到今。

大致意思是那些市井上普通底层人往往更具仁义之心,而一些博学多才的读书人却可能表现出令人失望的负心之行。

这句诗词出处两个版本,我还是喜欢这一个:明代天启二年,曹学佺被任命为广西右参议。在桂林任职的时候,皇室宗亲们骄横跋扈,他们的奴才更是在街上纵犬逐人。一个秀才因无法逃脱恶犬的追逐,被恶犬咬伤而危在旦夕,情势危急,有性命之忧。

路人纷纷惊恐躲避,这时,一位屠夫见义勇为,挺身而出,一刀将凶猛的恶犬砍死,救了这个被咬的秀才。

愤怒的奴才们将屠夫和秀才一同绑架送交官府,声称要惩治屠夫杀犬之罪。

曹学佺作为审判者,面对这一案件,他判定屠夫无罪,并裁定这个皇亲需赔偿秀才的医药费。

这个裁决令皇亲们不满,于是他们收买了秀才作伪证。

在第二次审理中,秀才却出尔反尔,声称自己与狗嬉戏,将杀狗责任推卸给屠夫。面对这种颠倒黑白的伪证,曹学佺的怒火被点燃,他更愤怒和惊诧这个秀才的忘恩负义。

在审订卷宗的时候,他大笔一挥,以铿锵有力的笔触写下了两句话:

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这个曹学佺是个懂得“义”的读书人,还是有气节的官员,还是个藏书家,博学多识,也很有民族大义。

史载,他得罪魏忠贤党,被劾去职,家居二十年。清军攻入闽中,曹学佺香汤沐浴,整顿衣冠,在西峰里家中自缢殉国,死前留下绝命联:

“生前单管笔,死后一条绳”。

他一生着书三十多本,我想以后空闲了要一一拜读。

何乾元不是曹学佺,人与人是不同的,官与官也是不同的。

也许何知府也会秉公执法,可是要是面对强权和外族入侵,估计他肯定变节,他的人格操守坚韧程度需要危险指数衡量。

现在何乾元这个读书人已经不想啥仗义和啥恩义了,更别说民族大义,他要在仕途往上爬,送礼买官他需要钱,需要很多钱。

他现在也不是读书人了,他是朝廷命官,四品大员。甚至觉得所谓的义气是可笑的事情,那是匹夫之间的薄弱之交。

历史证明读书人要是想干坏事心思很细,而且下手更歹毒。

何乾元现在不仅仅是一个读书人,还是一个知府,还是一个想继续往上爬的缺钱的知府。

他居然从审过的绑架案里面,想起了绑架亲侄子,图谋帮过自己的岳父。

对,就用绑架勒索财宝,把侄子绑了,陈家唯一的孙子,换青铜器和金条……

万一泄露怎么办?那就一不做二不休,拿到钱就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