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文眉头紧锁,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
“师伯,这些士子之中,一些士子为人抄写书籍、信笺以维持生计,有的人去做苦力,甚至有的人流落街头与灾民争抢稀粥……”
“还有一些士子群情激愤,我听说不少人已经开始串联。
甚至有人暗中散布谣言,煽动百姓对摄政王的不满。
若是任由事态发展下去,恐怕会酿成大祸。”
高潜闻言,轻轻放下手中的筷子,轻笑道:
“我猜……前面一类士子,多为贫苦人家;而后一类,则家中多为富庶。”
“后一类士子看不清形势,只想着像以前一样每日吟诗作画、享受美色,又能怪得了谁呢……”
“师伯所言极是。
但这些人被一时的愤怒蒙蔽了双眼,听不进劝解。”
陈胜文无奈道:
“更令人担忧的是,其中不乏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者。
他们或许并不真正关心科举,而是想借此机会搅动风云,达到自己的目的。
西北道的暴乱刚刚平息,若短时间内再起暴乱,那……”
高潜微微颔首,目光中透出一丝冷意:
“这些人,不过是借题发挥罢了。
他们心中并无百姓,也无天下,只为一己私利。
若是任由他们兴风作浪,西北道的安宁必将毁于一旦。”
顿了顿,他继续道:
“人心如鬼蜮,没有人能控制人心。
因此,面对如此局势,你也不要灰心。
短短时间之内,能让西北道城乱后秩序平稳下来,你作为此地知府,功不可没。”
陈胜文躬身道谢,但语气中依旧带着一丝忧虑:
“师伯,如今局势复杂,接下来我该如何应对?
若是强行镇压,恐怕会激起更大的反弹;若是放任不管,又恐酿成大乱。”
高潜沉吟片刻,缓缓说道:
“此事需分而治之。
对于那些真正为生计所困的贫寒士子,就按照摄政王颁布的‘以工代赈’之策,让他们以劳作换取生计,同时也能继续读书;
而对那些那些心怀不轨、煽动民变的士子,则需雷霆手段。”
“你遣人暗中查探,将为首之人揪出,依法严惩。
同时,放出风声,告诉百姓,这些人是别有用心之徒,意图破坏西北道的安宁。
如此一来,百姓自然会与他们划清界限。”
“弟子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