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大明帝师孙承宗

明末惊雷 雁栖湖的刀 1059 字 2个月前

四千大明铁骑在呼喝声中,瞬间就冲入了清军大营,这些人早有准备,进营后将携带的纵火之物四处抛撒,顿时清军大营的西北方向一片火光冲天。

卢象升带着亲卫在清军大营中左冲右突,一口大刀舞的是呼呼作响,在他刀下竟是没有一合之敌。

这四千余人也是在清军营中纵横,这一战竟杀了大半个时辰,东方的天色已渐渐露出了鱼肚白,而清军东边大营已有大批清军在集结,卢象升终是长叹一声,命令身边的亲卫吹响了收兵的号角。

在清军集结的大军还没有对他们发动攻击时,卢象升已率领大军远远的撤离了。

回军营途中一清点,这次袭营的四千人,回来只有三千七百多人,还有近三百人未能归来,定是战死在清军大营中了,不过这次袭营清军也被斩杀了一千多人,杀伤之人无法统计,而烧毁敌人的帐篷等其它物资是无计其数;这个战损比,卢象升还是能接受的。

而且这次出战的四千人果是人人刀必见血,人必见伤,马必见喘。

看着归来的这三千七百余人衣甲带血,仍是战意昂然的勇士,卢象升转头望向紫禁城的方向,陷入了沉思之中。

“大人,这战应该可以说是大捷了。”跟在一旁的总兵虎大威满脸洋溢着喜气,虽说有二百多兄弟再也不能回来了,但这一战还是出了他们胸中多年的郁气。

卢象升微微的点了点头,却是没有说话,虎大威接着又道:“若是三万关宁铁骑,和王朴的四千山西骑兵也能参战的话,那战果就完全不一样了,说不定这一战就能将入关的建虏打残,会立即退回关外。”

虎大威接着还想再说什么,却被一旁的杨国柱用眼色制止住了,杨国柱自然知道此时卢总督在想什么,多次上疏未能回乡为父守孝,带着几万兵马进京勤王,被皇上委以重任,总督天下勤王兵马,可在不到十天的时间,就被分兵两次,现在手中的兵马不过一万有余,今日一战未尽全功,今后就凭手中的万余兵马如何与建虏硬战。

而卢象升夜袭清营大捷一事,奏报上去后,却如石沉大海一样,没有得到只言片语的回复,卢象升不知的是:这杨嗣昌和新到任的总督陈新甲,说这次偷袭清军大营并未胜,而是败了。

更是在崇祯面前埋怨在这与满清议抚的关键时刻,卢象升偷袭清军大营,至使议抚一事陷入停滞,而清军却多次强攻京师,现在更是四处劫掠京畿之南,皆是卢象升之过。而优柔寡断的崇祯现在还不知道如何回复卢象升,是赏还是罚?

接下来几日,清军开始疯狂的报复,四处攻击大明官兵,关宁铁骑与清军几次对阵,也是败下阵来。

十月二十五日,清军过了通州,兵锋已达东直门卢象升率军多次与清军对战,十一月三日在德胜门、四日在西直门,卢象升率军与清军多次血战,缴获清军十余门火炮,并将清军击溃。

清军再也无法寸进,见到攻克京师无望,多尔衮立即改变策略,兵分三路向南移动,开始劫掠畿南之地。

十一月初六,清军一万五千余人在阿巴泰的率领下,突然将高阳城给围困,这个高阳城并不是什么重要的地方,城小兵少也无多少粮草,但此城却有一位在大明举足轻重的人物,正是帝师孙承宗,清军这次大举围城,正是冲着此人而来。

原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帝师孙承宗,字稚绳、号恺阳,高阳人;在天启二年,六十岁的孙承宗自请任辽东经略,在这近四年的时间里,孙承宗重用袁崇焕、满桂、孙元化等大批忠勇的文武官员。

重新修缮了宁远城及其它几座大城九处,其它各城堡四十五处,并安排各处将领防守锦州、松山、杏山、右屯、大小凌河;将大明的实际控制地区向北延伸了二百余里,使曾经的前线宁远成了战争的内地。

向内到山海关也是二百余里,同样是修缮边防,以宁远卫为中心,形成了着名的关宁防线,在这几年内再无大的战事,这条防线也为今后关宁大捷和宁锦大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又练兵十一万,其中弓手、火炮手约五万,另立水营、火器营若干,并大量制造甲胄、弓箭、火枪、火炮等军事器械。

并招集辽人四十余万,练辽兵三万有余,大量屯田,每年还能有十几万两的银子收入。

可以说孙承宗建立的关宁防线,为大明的江山延续了十几年,而在关宁防线建成后,与后金的攻守之势一时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被动逐渐向主动在发展。

可惜的是,朝中阉党担心孙承宗在边关立下大功,以后无法制衡,开始攻击孙承宗,先是断其左右臂;天启五年八月,孙承宗部将马世龙见战局日渐好转,竟私自率部向后金军进攻,却是战败损失四百余人。

虽是一次小规模的战役,不至影响大局,但朝中阉党趁机攻击马世龙,并多次弹劾孙承宗,孙承宗气愤至极,两次上疏自请辞官回乡。

崇祯二年因后金入关,直逼京师,崇祯复起孙承宗守通州,并统筹全局;崇祯四年因大凌河失守,再次回乡。

回乡后,为防备清军入关,孙承宗动员家人捐钱,将高阳城的土城墙改造成了现在的砖城,但终是一座小城,还是不能抵抗清军的攻击。

历史上在高阳城破后,清军多次劝降,但孙承宗却是誓死不降,这位七十六岁高龄的老人,当着清军的面用白绫悬梁自尽;其儿、孙及其他家人在保卫高阳一战中,除在外为官的长子和一名孙子,尽皆战死。

孙承宗站在城墙上,望着高阳城外铺天盖地的清军,这位七十六岁的老人面上并无惧意,多年的戎马生涯,这种事他已见的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