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抑佛行动

第二富的当属奉国寺,那黄金白银也是成车成车的往外拉。

这里面闹腾的最欢的圆觉寺反而没有想象中那么富裕,估摸着钱都被定国公府拿走了。

在金钱的刺激下,淮安王在请奏了陛下后,又派兵包围了定国公府和崔家。

毫不意外,很有收获。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么多财富不可能全部收归国库,为安抚那些形同饿殍的佃户,淮安王拿出一部分钱财,每家每户分了二十两作为补偿,而庙里的土地直接平均分给他们,以后就是他们的私有土地。

佃户们拿到了钱拿到了地,所得远远超过预期,俱呼青天大老爷,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一场小骚动归于无形。

这边的事情搞完,这桩案子里重要的几个犯人先交由大理寺和刑部审问,淮安王又转头去了京城外其他小寺庙走了一圈。

那些小寺庙平日里香火没有这四大寺庙旺盛,和尚尼姑也没有这里多,土地田产也少,对佃户的盘剥也轻。

听闻阎罗淮安王来了,那些小寺庙的主持都吓的要死,生怕一不小心全军覆没,还没等淮安王动手便将庙里的田契拱手奉上,表示以后庙里再不留产业,三年内出家的僧人全部勒令还俗退出佛门云云。

淮安王掂了掂手里的田契,十分满意,决定高抬贵手,放他们一码。

不过,既然是没有田地的小庙,却养了这么多僧人,淮安王看不得他们吃苦。

几个住持见了,急忙又保证:五年内出家的僧人都遣出寺庙,并,四十岁以内的也都准其还俗。

淮安王一算,这个可以,四十岁以内的都是壮劳力,编入朝廷户籍,又是一份韭菜花。

一时间,京城周边的所有寺庙尼姑庵如同遭到了劫掠,全部元气大伤,僧人数量十不存一,田产全部被官府没收,一些行事过分的寺庙直接关门倒闭。

同时四大主庙的案子也查的差不多了,几个作恶多端贪婪成性的和尚住持俱被砍头,大快人心。

淮安王行事十分迅速,所有事办下来才不过一个月的时间。

周彻对此非常满意,借着整顿京城寺庙的机会又趁机下令全国各地抑佛,整顿寺庙,没收田产,勒令僧人还俗,寺庙的土地必须均分给当地佃户。

为鼓励地方官员,周彻还在诏令中表示,截留的寺庙财产地方官府可留一半。

有了钱作为动力,地方官员纷纷摩拳擦掌,将魔爪对准了当地的寺庙。

在这个过程中,甚至有负隅顽抗的和尚起兵造反。

不过在强大的武力镇压下,这些光头和尚全都成了刀下亡魂。

而那些和寺庙勾结的家族也纷纷落马,男女流放北地。

动作幅度之大,打击面之广直让人吃惊。

历时四个多月,一场由赵小山煽动翅膀引起的暴雪骤雨才终于慢慢停歇。

一场战役下来,周彻成了最大的赢家,不仅国库进了一笔,皇帝的内库也再次充盈,户部的在编户数也多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