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在去皮的酸枣里加入碾碎的适量的南瓜,搅拌之后将酸枣核挤出来。
其实也可以在放南瓜前就将酸枣核挤出来,不过没有那么好挤,放南瓜进去再挤是张晴试验过多次以后发现的小诀窍。
酸枣核都挑出来之后,顾文茵又去菜地附近薅了一大把紫苏叶,洗干净切碎之后放到里面,加上适量盐、白糖、白芝麻、甘草碎,还可以根据喜好加上辣椒。
搅拌好之后,顾文茵将一次性手套上沾的酸枣尽可能刮下去,然后拿着筷子尝了尝味道,甜淡适合,然后将搅拌好的酸枣摊在洗干净的布上,上面罩上网纱布,以免小虫子落到上面。
可以摊成薄薄的一整块,也可以摊成一个个的小圆饼,为了晾晒以及翻转方便,顾文茵选择摊成小圆饼。
一大勺一个,非常方便。
整个过程周边都围着人,看完之后大家都觉得比较简单,开始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步骤参与进来。
当然酸枣不剥皮也可以按照上面这么操作,只不过皮太大块,混到酸枣里面晒干以后,酸枣饼的口感没有那么细腻,比较硬,咬的时候还很容易刮到上颚。
小时候没啥吃的,为了保证口感和不浪费,张晴就想了个办法。
将剥出来的酸枣皮用菜刀剁成像肉糜一样,再混合到酸枣和其他材料里面,这样量不仅变多,也没有浪费,口感的影响也不大。
所以说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尽的。
等所有的酸枣都蒸完,张晴又做了酸枣粒,就是在剥皮之后不将酸枣核挤出来,其他材料一个不少,晾晒的时候尽量让每个酸枣核都带上酸枣肉,晒干之后的口感不比超市里卖的差。
这算是顾文茵小时候为数不多的零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