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红军修械所

李三古堆 老兵阿三 1051 字 2个月前

几天后,李三和倪玉霞被正式分配到红军修械所工作,俩人均担任修械所的技术员,享受干部待遇。

修械所的工作主要是修理被损坏的枪支,还有就是打制一些刀具之类,以弥补红军武器的不足。

当时,红军武器的主要来源是战场缴获,其次是购买。但囿于根据地的财力,这种购买力极其有限。

早在鄂豫皖红军创建时期,红军就成立了修械所。那个时期的修械所就在尝试仿造武器:枪支,子弹,手榴弹等。

比较有名的就是鄂豫皖军委兵工厂①。这是红军鼎盛时期红军自己的兵工厂。

除了军委总部兵工厂之外,各部均成立了修械所。

1928年,在开辟鄂豫皖根据地过程中,为了适应武装斗争的需要,党和红军就在柴山堡初创了军事工业。

开始,党组织派出铁匠出身的党员在柴山堡串连铁匠、铜匠、银匠组成修械小组,为红军修理枪支,制造大刀、长矛和“撇把枪”。

1929年春,修械组扩大为修械所。

1930年1月,鄂豫边特委将郭家河乡麻布、陡山河乡陈冲等几个修械所集中迁往柴山保佛尔寺,命名为鄂豫边区军事委员会兵工厂。

4月,工厂又改名为鄂豫皖边区军事委员会兵工厂。全厂共有职工60多名,厂长熊明灼,党支部书记阮德成。

当时,根据地迅猛发展,革命胜利捷报频传,红军队伍不断壮大。只修配零件,制造“撇把枪”已不能满足战争对军火的需要,上级要求尽快生产长枪和子弹。

在敌人严密封锁、既缺技术设备、又缺原材料的艰苦生产条件下,工人们克服种种困难,忘我劳动,长枪子弹等仿制成功,大批量投入生产。

所需生产原料,有根据地人民捐献的破铁器,有红军袭击铁路拆卸的钢轨和战场上收集的破损武器零件,有的则是采购队冒着生命危险到敌战区秘密采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