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回:金将洛索破长安 宗泽守城白费力

后来,朝廷任命马扩为武功大夫、和州防御使。有一天马扩聚兵西山,由于奸细的出卖,他被金兵突袭被擒获,金人把他囚禁在真定。金右副元帅宗望喜欢他的人才,就释放了他,准备授予他官爵,马扩推辞不受,只是请求给些田地养其父母。后来又说耕田不能马上就有食物吃、有钱花,愿以自己开设一个酒肆自己养活自己,金人大元帅宗望答应了。

但是马扩心怀中原宋朝廷,时刻想着回归中原。恰好武翼大夫赵邦杰,聚集忠义乡兵保卫庆源周边的五马山寨,马扩因此交结往来义兵,逐渐与山寨人员来往密切。

到了寒食节这天,马扩伪装成随大众送丧葬的人,携带亲属十三人奔逃往山寨。他得知宋高宗的弟弟信王赵榛逃亡之后,更名称为梁氏子,替别人摘茶偷生。马扩等人悄悄把他迎接回来,让他作为整座山寨的首领。两河宋朝遗民闻风响应,很快就聚集起了大批人马。

赵构知道情况后,就先任命皇弟信王赵榛为检校太傅庆阳、昭化军节度使;接着又提拔信王赵榛为河外兵马都元帅。以马扩为拱卫大夫、利州观察使、枢密副都承旨、元帅府马步军都总管。

马扩将行之际,上奏说:“自唐代以来,朝廷经常派遣宦官或中贵人去监军,夺权掣肘,将军不能见机行事,随时调整军事方略,所以痛失良机,导致败事。还请圣上圣断明察,取消派遣宦官、中贵人监军和选给器械这项事务。”这又触及了中贵人和宫廷权贵的利益,于是黄潜善与汪伯彦上奏皇上,认为皇弟赵榛是马扩找人冒名顶替的假王爷,不能完全相信。

这正中赵构下怀。于是朝廷选取了一些老弱病残等乌合之众交给马扩,并且秘密授给他旨意,让各路军马、官员偷偷观察皇弟赵榛的动静,又命令马扩要听诸路帅臣节制。

马扩看到这里,知到事情起了变化,于是把军队驻扎在大名附近不再有积极的进攻行动了。

话分两头,事归一面。

看到金人撤退了,宗泽再上表请求皇上返还京城。他上书说:“开封物价市场,渐渐恢复平常。将士、家民、商旅、士大夫之中怀有忠义之心的,都盼望陛下立即返回京师,以安慰人心。那些提出不同主张的人,并不是出于对陛下的忠心,只不过像张邦昌之流,暗中与金人勾结罢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时由于信王赵榛的出现,有人就说信王赵榛有渡河进入京城之谋,于是宋高宗决定赶在信王赵榛之前回到东京。

秘书省正字冯楫揣摩权贵意图,立刻献书于黄潜善说:“我看见昨晚出黄榜诏,准备择日还阙东都,跟随皇上东来的从卫官吏将士,无不欣喜,西北将士听到要回到家乡附近,倍极踊跃。我认为,暂时还是不要回到东京去。万一皇上驾到东京,而金人秋后再来,不知我们拿什么抵挡他们呢?如果我们的军队抵挡不住金兵,我们又要找地方回避。而今天蔡、汴两条河流已渐湮塞,如果这两条河被金人断绝水道,虽然那时我们想逃避到其它地方也不可能了,这不得不考虑一下。假如今日,皇帝能继续驻跸维扬,不许迁徙,就可以选拔一些将领,随从皇上居于此地,专务讲武,以为战守之备。其馀宗庙、百官,尽令过江去,在建康建都。至于财用百物,除留赡军费用外,也把它们全部藏在建康府库,不论什么时候有急事遇到敌人,可战则战,可守则守,欲动则动,这样容易行动而无牵制之累。”黄潜善赶紧将这个意思告诉赵构,于是返回东京的计划又暂时放下了。

建炎二年(1128年)五月,陕西、京东诸路及东京、北京留守一起报告说金人分道渡河,朝廷慌忙派遣御营左军统制韩世忠(正五品)、主管侍卫步军司公事闾勍率所部迎敌,宗泽也派遣本司统制官杨进等进行支援。

先是宗泽听说河北都统制王彦聚兵太行山,即以王彦为武功大夫、忠州防御使,制置两河军事。王彦所部勇士数万人,以其面刺“八”字,故号“八字军”。

王彦积极缮甲治兵,约定日期大举进攻太原。宗泽也与诸将商定六月出兵,而且与诸路山水寨农民义兵约定同日进发,就上奏朝廷说:“臣自从留守京师,夙夜匪懈,经画军旅。最近根据诸路士兵侦查探报,知道敌势穷蹙,现在可以进兵攻击他们了。臣欲乘此暑月炎热天气,派遣王彦等部队从滑州渡河,攻取怀、卫、浚、相等地方;派遣王再兴等将领自从郑州前去保护西京陵寝;派遣马扩等将领从大名去攻打洺、赵、真定等地方;派遣杨进、王善、丁进、李贵等诸头领各自带着所领兵分路并进。希望朝廷再派遣几个知识渊博、口才很好的博辩之士,向西出使夏国,向东出使高丽,向他们喻以祸福,劝阻他们不要帮助金人。这两国向来都蒙受我大宋厚恩,他们必然出兵帮助我们,一起攻打金人。如果这样的话,则二圣就有回銮的日期了,两河居民也可以安居乐业了,陛下您的中兴之功,就会远远超过中兴之主周宣王了。愿陛下早早降诏回銮,以安慰天下人之心。臣当躬冒矢石,身先士卒,冲锋陷阵。”

奏疏上报后,黄潜善等人嫉妒宗泽取得的巨大成功,就从中作梗使他的建议得不到施行。宗泽叹息说:“我的理想实现不了了!”因而忧郁成疾。至此,宗泽已经上疏二十几次,请求皇帝还京。而黄潜善与汪伯彦等反复作梗,皇帝最终没有回到东京。

宗泽看到自己的恢复大计屡次被黄潜善等人所阻挠,忧愤成疾,疽作于背而去世,享年七十岁。临死之际,他口中还说“过河、过河、过河”。他死的那天,京都的人号恸失声,朝野无论贤愚之人,都流泪出涕去凭吊送别他。

到了六月份,天气逐渐炎热,金人不习惯南方的酷暑炎热天气,逐渐减小了进攻强度,宋人也开始恢复正常生活。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