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联盟

一个月的时光转瞬即逝,李明以孙权的身份,在内政与军事上施展才华,赢得了初步的成果。而面对北方曹操的虎视眈眈,他深知单打独斗绝非长久之计,一个大胆的计划在心中悄然成型。

在一个月色皎洁的夜晚,李明秘密召见了最为信赖的使臣,授以密函,内中详细记录了未来历史的关键节点,以及与刘备结盟的必要性与策略。

他叮嘱道:“此行关系重大,你需将此信亲手交给刘备,告诉他,东吴愿以诚相待,共抗强敌。同时,带去我一个口信,未来的局势,唯有联合,方能破局。”

使臣领命而去,而李明则开始在东吴内部制造与蜀汉友好交流的舆论,为联盟的可能预先铺设舆论基础。

他亲自撰写文章,颂扬刘备的仁义与英雄气概,同时强调东吴与蜀汉同为汉室宗亲,理应同仇敌忾,共御外侮。这些文章通过各种渠道悄然传播,渐渐在民间与朝堂上引起了共鸣。

刘备收到这封神秘信件后,起初也是满腹狐疑,毕竟他与曹操也算是有些交情。然而,当他仔细阅读了信中的内容之后,心中不禁涌起一股不安之感。信里所描述的曹操的野心勃勃、企图称雄天下,实在令人震惊!

刘备深知曹操此人狡诈多端,如果真如信中所言,那将是一场巨大的危机。于是,他紧急召集了一众心腹大臣前来商讨对策。

众人议论纷纷,有的认为此信乃是孙权故意为之,想借此扰乱他们的心绪;有的则觉得不能掉以轻心,必须要慎重对待。

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和深思熟虑,刘备最终决定派遣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作为使者,秘密在约定好的地方相见。

诸葛亮与李明(孙权)的会面,是在一处远离尘嚣、风景如画的隐秘园林中进行。园内奇石嶙峋,碧水环绕,幽静的环境中弥漫着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仿佛连时间都为此刻的会晤而驻足。

二人坐于石桌两端,茶香袅袅,周围只有侍从轻步巡逻,保证着这场密谈的绝对隐私。

李明在交谈中展现出了一种超越时代的洞察力,他不仅熟知三国时期的历史走向,更懂得如何将现代的战略思维与古代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他缓缓说道:“孔明先生,我所求不多,只愿我们两国能够放下成见,携手共进。在这乱世之中,曹操的威胁犹如悬在头顶的剑,唯有我们吴蜀联合,共筑铜墙铁壁,方能抵御其威。我深知先生您是当世少有的智者,对于未来的趋势,您必有独到的见解,我所言之合作,绝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对未来的深思熟虑。”

诸葛亮听罢,眼神中既有讶异也有赞许。他轻抚着羽扇,沉思片刻,似乎在权衡着每一个字的分量。

最终,他微微点头,语重心长地回应:“公子所言,确有远见卓识。若能以此为契机,联吴抗曹,不仅能使东吴边境稳固,更能为汉室复兴铺平道路。我蜀汉愿与东吴结为唇齿之邦,共赴时艰,共谋天下大计。”

在蜀汉的另一隅,刘平,这位穿越至刘禅躯壳中的现代灵魂,全身心投入到这个古老时代的角色之中,以一种近乎完美的姿态演绎着属于刘禅的生活。他不仅适应了迥异于现代的生活方式,更在日常中巧妙地融入了现代的智慧,为蜀汉带来了一缕不同寻常的风。

一日,刘平设下宴席,特意邀请诸葛亮共进晚餐,餐桌上摆满了从系统中兑换而来的稀罕物——红薯、土豆与玉米。

这些在现代看似平常的食物,在这个时代却是前所未有的珍贵。刘平热情地向诸葛亮介绍:“孔明先生,这些是我发现的特别食物,口感独特,营养丰富,对缓解民生大有裨益。”餐毕,他更亲自带领诸葛亮参观了试种成功的作物田地,那些在异时空茁壮成长的植物,预示着丰收的希望。

诸葛亮目睹这一切,眼中闪烁着惊喜与赞赏。他深知这些作物的引入,将对蜀汉的农业乃至国力产生深远的影响。

回到刘备身边,诸葛亮激动地汇报:“主公,今日与刘禅公子共餐,品尝了他引入的几样奇特作物,不仅味道鲜美,而且生长迅速,耐旱耐瘠,实在是天赐之物,仿佛天佑大汉,预示着我蜀汉将迎来新的生机与繁荣。”

刘备听闻,脸上洋溢出难以掩饰的兴奋与期待,这些来自未来的作物,仿佛是上天给予蜀汉的一份厚礼,不仅解决了百姓的温饱问题,更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