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纳海姆昂起头,
他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敌人,可他眼中看不到丝毫惧怕,必胜的信心才是一位元帅该有的信念。
“第二次谈判的时间....定在什么时候?”
坐在一旁默默观察的外交部长,恰当时宜的提出了内心的疑问。
“距离圣诞节还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我们需要时间喘息,苏俄也需要时间筹备,发动一场战争,动员、组织、筹备这三点不可或缺,边界调动的苏俄军队也很好应承了这点,他们不可能会在近段时间采取军事行动。”
“苏俄的将军不是傻瓜,他们都清楚仓促无组织的进攻,混乱的指挥是无数装备也挽救不回来的劣势。”
“就定在35年的初春吧,财务部的账上还有多少外汇?”
曼纳海姆接着问道。
一个留着大胡子的男人从座位上站起身,不假思索的开口道:
“能调用的资金还有近一亿美元,两千万法郎,一千万英镑左右。”
这笔钱绝说不上多,
如果减去扩建防线未算的花销,这个数字可能更少,在经济危机让近几年的财政越发紧张的前提下能有这笔钱也十分不容易了。
当然曼纳海姆也不认为光靠这笔无足轻重的钱就能换取到多少帮助,芬兰最大的价值不在于他们有多少钱,而是它独有的地缘。
英国人绝不会放任一个国家制度大相径庭的国家扩张,这才是他们最大的优势所在。
当然提到英国,
怎么获取安布雷拉的支持就成了一个更大的问题,以他对这家公司的认知,对方对利益方面的执着可以用顽固来形容。
光靠地缘政治绝对无法让这个山巅的资本开口说话,可芬兰又能拿出什么让安布雷拉全面支持的利益呢?
曼纳海姆的眉间罕见的多了几分焦虑。
“曼纳海姆先生,前往英国的时间该如何安排呢?”
“和英国人见面不能急,过早的倒向英方会让苏俄方面放弃潜在的和谈空间,等谈判失败再去也不迟,如果成功苏俄答应了我们的要求,我们也就不需要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