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本就是世族推出来的代表,他当然知道不应该这么做,不过身边人反应如此强烈,还是让他有了忌惮。
……
随着时间的推移,反对声中,终究有了一些不一样的声音。
因为放眼天下,终究是占有土地多的人少,占有土地少的人多;而即便是占有土地多的人,数量上也要分个三六九等。
关中的报纸接连传来,让山东士子的思考也日渐深入。
他们会思考,普通人家正常纳税,正常服役,战争时还要应征,可谓是出人出钱出力,到头来却还是一无所有;
而世家之人每每供应一次粮食,就能换得官职爵位,这本就是他们免税而积累下来的,为什么却能换得好处?
这是否就是不公平呢?
人不患寡而患不均,当脑子里有了公平这个念头,他们就会思考着去反驳一切。
他们更是找到了理由,那就是大帅府在嵩山梁县实行丈土分田,短时间便积累了实力,得以占据关中。而袁绍一早就是冀州牧,可时至今日,也只是将公孙瓒和冀州附近的贼寇击败而已。这种实力上的差距是否就是报纸上所说的积弊呢?
面对着越传越深的报纸,袁绍终于下达了禁令,禁止《关中日报》在山东地区流传,私自阅览者治罪,私自抄录复印报纸的,处以重刑。
可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大禹治水尚且堵不如疏,更何况堵住流言呢?
年轻人心底终究是有些反叛心理的,他们私底下甚至议论的更多了,这甚至引起了一批山东士子西面投奔大帅府的热潮。
对于这样的事情,袁绍也将关中列为了自己的头号大敌,他传令上党的高干,让他联络一批河东在分田之事上利益受损的世家,给边柳制造一些麻烦,东西对立的局势更加明显。
除此之外,袁绍更是以朝廷之名印发了《大汉日报》,上面印发者自己治理冀州的一些政策,包括礼让贤士,体恤百姓这些,更以天子的口吻表达了对自己的赞许。
唯一遗憾的事情就是,不知道是不是技术上的差距,这《大汉日报》每隔三五日才能刊印一次,远远达不到《关中日报》的频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