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孙士毅:从进士到大学士的传奇一生

三、用兵安南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孙士毅因平定台湾林爽文起义的功绩,其画像被悬挂于紫光阁,以表彰他的贡献。同年,安南(今越南北部)发生内乱,国王黎维祁被权臣阮惠驱逐,黎维祁的妻子、母亲及家族成员共二百余人,在几位忠臣的护卫下,逃往广西太平府龙州斗奥隘对岸,寻求援助。孙士毅得知消息后,立即派兵前往龙州,加强对镇南关的防御,并做好随时支援的准备。乾隆帝对此表示赞赏,并命令孙士毅率军自广西进入安南,同时派遣云南提督乌大经从蒙自方向进军支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阮惠得知清军即将进入的消息后,立刻派遣军队在寿昌江一带阻击清军。孙士毅率领的大军抵达后,迅速击败了阮惠的抵抗力量,并顺利渡过寿昌江,继续推进至市球江。在此过程中,孙士毅巧妙地运用战术,表面上在市球江下游架设浮桥,制造出要从此处渡江的假象,实际上却秘密派遣总兵张朝龙从上游过江,攻击敌军后方。这一计策使得安南军队陷入混乱,孙士毅随即率军乘筏渡过大江,迫使安南军队仓皇溃退。

随后,孙士毅继续带领清军前进至富良江。这里南岸即是黎城,阮惠集结了所有战舰在南岸防御。孙士毅命令士兵使用木筏渡江,并派遣提督许世亨率二百人于夜间渡江,夺取阮惠的船只。次日清晨,已有两千多清军成功渡江。阮惠的军队慌忙弃船逃跑,张纯率军追击,焚烧敌船,清军顺势攻入黎城,阮惠败走富春。孙士毅迎接黎维祁返回军中,并按照乾隆帝的旨意,正式册封黎维祁为安南国王。孙士毅因此功绩被封为一等谋勇公,并获赐红宝石顶。但他本人谦逊,请求辞去这些荣誉,但未获批准。

然而,好景不长。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阮惠重新集结力量,再度攻打黎城,迫使黎维祁再次逃亡。此时,孙士毅已率军北上,渡过市球江,在江北驻扎。阮惠的军队紧随其后,清军总兵李化龙在断后过程中不幸落水身亡,而浮桥被破坏,导致提督许世亨等人战死。孙士毅被迫退回镇南关,并将黎维祁及其家人安置在南宁。乾隆帝认为孙士毅未能遵循诏令及时撤军,导致了此次失利,遂罢免了他的爵位,并收回了之前授予的红宝石顶和双眼花翎,解除其总督职务,改由福康安接替。

在这之后,阮惠追击清军至富良江附近。孙士毅意图再次渡江与阮惠决战,但遭到许世亨的劝阻,认为此举有损大清国威。孙士毅最终选择撤军,并上书自我检讨。清廷令他继续驻扎镇南关处理事务。不久,阮惠派遣使者请求归附大清,福康安到达后,与孙士毅一同严厉斥责阮惠的使臣。孙士毅认为黎维祁无力维持统治,建议册封阮惠为安南国王,乾隆帝接受了这一建议。

不久后,孙士毅被召回京师,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并充任军机大臣,入值南书房。同年冬天,他又被派往四川代行总督职务。然而,一年后,他被免去了总督之职。不久,因两江总督书麟因高邮书吏伪造印章非法收税而被治罪,清廷任命孙士毅接替他,并指示他严肃处理此事。孙士毅在江南地区认真履职,继续为朝廷服务。

四、远征后藏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孙士毅因在平定台湾林爽文起义和处理安南事务中的杰出表现,被清廷授予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的高位。这一年,廓尔喀(今尼泊尔)入侵西藏,威胁到了清廷在西南边疆的稳定。面对这一紧急情况,清廷迅速作出了反应,任命孙士毅暂时代理四川总督一职,负责监督大军的军饷供给。

孙士毅深知此次任务的重要性,他从打箭炉出发,一路向西,驻扎在察木多。在那里,他不仅需要确保军需物资的供应,还要密切关注前方战局的变化。随着清军进入后藏地区,孙士毅亲自前往前藏,亲自监督军饷的运输情况,确保前线将士能够得到充足的后勤支持。由于他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色,清廷再次对他进行了表彰,赏赐双眼花翎,以示嘉奖。

次年,即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在孙士毅等人的共同努力下,廓尔喀的入侵被成功平定。为了表彰孙士毅在此战役中的贡献,清廷将他的画像再次悬挂于紫光阁,作为对他的荣誉象征。此外,他还被任命为文渊阁大学士,并兼任礼部尚书。与此同时,孙士毅与福康安、和琳共同驻扎在前藏地区,商讨战后的各项善后事宜,以确保西藏地区的长期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