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同一个月,鄂尔泰因病重卧床不起,并很快传来了他的死讯。乾隆帝随即决定让讷亲接替鄂尔泰的位置,成为军机处的领班大臣,且在名单上排在张廷玉之前。这个决定不仅反映了乾隆帝对讷亲的信任程度,也表明讷亲在朝中的地位已经超越了其他老臣。
面对如此突如其来的高位,讷亲自己也感到有些措手不及。他深知自己的资历尚浅,与张廷玉相比仍有差距,于是上书表示不敢接受如此殊荣。乾隆帝在听取了讷亲的意见后,做出了一些调整,但仍维持了讷亲在某些方面的优先地位。最终,乾隆帝宣布在内阁的行走名单中,讷亲的名字将排在首位,而在吏部行走名单中则与张廷玉并列。至于军机处奏事时,满大臣讷亲的名字放在前面,汉大臣张廷玉的名字则在其后。实际上,无论在哪个名单中排名如何,讷亲在朝廷中的实际权势都远远超过了张廷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讷亲以乾隆帝的宠臣和亲信身份受到重用,但这也意味着他的命运与乾隆帝的意志紧密相连。在专制皇权体制下,皇帝的意志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死荣辱。乾隆帝能够给予讷亲如此殊荣,同样也能因为任何原因将其打入冷宫。
四、出战金川
乾隆十三年(1748年),正当乾隆帝沉浸在丧妻的巨大悲痛之中时,金川战事失利的消息传到了京城。面对前线战事的困难,乾隆帝先后调回了庆复,并任命了一向被认为干练的张广泗为川陕总督,以图尽快解决金川的问题。然而,即使是被乾隆帝高度评价的张广泗,也无法扭转战局,前线的战斗拖延已久,这让乾隆帝感到焦虑不已。
在这种情况下,乾隆帝认为需要一个能够全面掌握战况,并且能够准确传达他意图的人。于是,他选择了讷亲。四月,乾隆帝召回正在山东赈灾的讷亲,任命他为经略,让他率领禁军前往金川战场,希望讷亲能够实地考察军情,及时汇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指示,争取早日获得胜利。
然而,讷亲虽出身满洲世家,却缺乏实际的军事指挥经验。他的性格自负且刚愎自用,这导致他在战场上做出了错误的决策。起初,讷亲盲目出击,轻敌冒进,导致清军遭受损失。接着,他又变得犹豫不决,不敢主动出击,反而依赖张广泗。张广泗出于对讷亲权位的敬畏,未能向他提供有效的建议。讷亲在战败后推卸责任的行为,加上张广泗对他的轻视,使得前线将领之间出现了严重的分歧,军心开始动摇。
讷亲提出了一个不合实际的战略,即模仿金川土司建造碉楼的方法来进行防御,但这并未能改善局势。他的奏折送达京城后,乾隆帝很快就意识到讷亲在指挥上的无能。尽管金川战事仍然没有进展,但朝廷已经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乾隆帝试图通过使用离间计来改变战局,并将自己的忧虑告知讷亲,希望他能够理解皇帝的用心。然而,这一次讷亲却显得异常迟钝和顽固,他一方面同意张广泗增兵进剿的建议,另一方面又提出撤兵待敌疲惫后再进击的策略。这种矛盾的做法暴露了讷亲在关键时刻的无能,令乾隆帝极度失望。
更糟糕的是,乾隆帝从前线的报告中得知,讷亲从未亲自踏上战场,而是选择留在帐中指挥,这进一步证实了他缺乏实战经验和勇气。乾隆帝对讷亲的不满日益加剧,最终决定将讷亲和张广泗召回京师述职,并撤销了讷亲的经略职务。
讷亲急于返回京城,却在途中上书请求回京,这一举动引起了乾隆帝的愤怒,他下令革除讷亲的职务,并将其发配到北路军营效力。然而,乾隆帝认为讷亲辜负了他的重托,心中充满了愤怒。在他看来,讷亲是他即位以来最受恩宠的大臣之一,如今却表现得如此无能,使他颜面尽失。乾隆帝认为如果不严厉惩处讷亲,无法彰显他的权威,于是下令将讷亲就地拘禁。
五、失利获罪
讷亲在金川之战中的失利不仅导致了军事上的失败,更引发了乾隆帝对其深深的失望与愤怒。随着战事的持续不顺,乾隆帝对讷亲的信任逐渐消耗殆尽。讷亲在前线的表现,无论是盲目出击还是后来的消极防御,都让乾隆帝看到了这位曾经的宠臣在军事指挥上的无能。而更为致命的是,讷亲在面对困境时表现出的推诿态度,使得乾隆帝对他的看法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