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六一章 帝王权衡

秦时小说家 偶米粉 2582 字 4天前

“如此,待那些人多了,便是以财货之力,让人变的更多,让力量变的更强。”

“那些力量,只要安稳老实,于秦法无碍,便是无忧的,但……关键时刻,指不定就能派上用场。”

“庙朝文武之中,谁的身边几乎都有那些人。”

“别的不说,郡侯叔父身边,可是有许多人手可以随意调动的,父皇也并不给于理会。”

“可见,一些事情还是可为,还是可做的。”

“权衡利弊,我觉利大于弊!”

“最糟糕的结果,也就是被父皇呵斥一顿,其余的,不会有碍,也不会有什么危险。”

“兄弟,你觉得呢?”

“……”

胡亥笑语。

公子高之言,明显已经心动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何况,那些事行之……也完全不成问题,父皇没有言语,难道就不能做了?那个理由不足够。

主要看其中利弊如何。

主要看权衡之,该有什么结果。

主要看一颗心够不够胆大。

主要看一颗心有没有远谋。

……

“胡亥,你现在所思所想,越来越不一样了。”

“……”

“力量,上将军蒙恬?”

“胡亥,你应该知道的,我和蒙氏一族其实没有太大的交情,咸阳宫内,和长史蒙毅也就尚可。”

“至于上将军蒙恬,更是加起来都没有见过几次面。”

公子高瞪了眼前的胡亥一眼,若非他所言是为了自己考虑,是为了长远之事,自己已经不搭理他了。

收纳人手?

些许人、寻常人……无用。

大才之人,需要,眼下还没有遇到过。

念及胡亥刚才所言的沙丘宫变之事,隐约间,回到先前的话题上,上将军蒙恬?

胡亥是那个意思吗?

且不说自己和上将军蒙恬不熟悉,就算很熟悉,一些事情也不好做吧?蒙恬将军对父皇的忠心没得说。

满朝文武谁都能看到。

保不齐,自己才有那般意思,上将军蒙恬直接就和父皇说了,那个时候,事情岂非就……不好看了?

胡亥。

馊主意吧。

道理是那个道理,上将军蒙恬根本就行不通的。

扶苏兄长!

哼!

还真是好运道,年岁很小的时候,就和上将军蒙恬关系不错,这些年来,更是一直在军营一处。

难不成父皇真有那样的心思?

那可是黄金火骑兵啊。

帝国精锐骑兵大部分都在蒙恬将军麾下,再加上蒙氏一族的军中力量,扶苏兄长……绝非当年赵国的赵章。

真走到那一步,自己就算成为赵何,也不安稳吧?

“兄弟所言确是那般道理,蒙氏一族在帝国,本就不俗,在军中,更是有莫大的力量。”

“在外,有上将军蒙恬,在内,则是蒙毅,护国学宫,还有蒙武老将军,尽管他已经很老了,终究还没死!”

“绝对的帝国枢机勋贵之家!”

“兄弟若是想要说服上将军蒙恬,这一招……的确不妥,也难以有成,也有很大的危险。”

“但……,兄弟莫非忘了帝国兵家豪族的另外一家?”

观公子高神情有些意动的模样,尽管言语多谨慎,然则,一些心意、一些念头已经萌生的。

胡亥顺而继续言谈。

提及上将军蒙恬,并非是让公子高去深深的与之结交,那完全没有必要,还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蒙氏一族,是很厉害。

然而。

在帝国之内,可以同蒙氏一族抗衡的家族,并非没有。

饶有深意语落。

“另外一家?”

“嗯,胡亥,你……你是说王家?”

“通武侯王贲?”

“你的意思……,从通武侯王贲身上寻找助力?”

“这……可能?”

上将军蒙恬。

欲要与之成事,根本不可能。

这一点,公子高早有明了。

胡亥……其意也非是落在蒙氏一族身上,而是另外一支兵家豪族,脑海直接浮现一人。

多年来,一直驻守在东郡之地的帝国高爵武官通武侯王贲,其人……军功甚大,领兵灭国,为帝国一天下出莫大之力。

这些年来,又为山东诸地的平稳,立下不尽功劳。

若无东郡通武侯王贲的数十万大军坐镇,以威慑四方宵小,还不知道山东诸地会出现什么事情。

就是这一次,自己前来齐鲁,巡察处理齐鲁郡县诸事的时候,通武侯王贲都有耀兵多日。

为箕子朝鲜,更是派出不少的兵力为援。

整个帝国之内,若言谁能够在军中同蒙氏一族抗衡,毫无疑问是丝毫不逊色蒙氏一族的王家。

自父皇登位以来,王翦便是有拥立、扶持之功,后来更是领兵同山东诸国交手,一场场战斗不可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