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是谁?”李安然有些奇怪地问道。
马斯克耸耸肩,余光扫了一眼在一旁安静看书的安娜:“我不知道是谁,但跟在您周围的,无非就是美国中情局、英国军情六处、法国对外情报局、以色列摩萨德,或者乌克兰情报局那帮人。让安德烈的手下去蹲守,总会找到这个人的踪迹。”
李安然如今早已是个敏感人物,只要他的飞机在龙国和马岛以外的地方降落,身边就会被各大情报机构盯上。这些年来,他早已习以为常。只要这些人不来打扰他,他便当他们不存在,相安无事。没想到今天对方居然偷偷潜入地下停车场,其目的不言而喻——这是想搞事情。
一旁的安娜放下书本,看向李安然,简洁地说道:“重点是以色列大使馆和乌克兰情报局。”她的话语虽短,却直击要害。
李安然犹豫了一下,他本不想在这个关键时候节外生枝,但想到这些家伙整天围着他转,嗡嗡作响,若不给他们点教训,日后只会更加肆无忌惮。于是他下定决心:“行吧,那就安排人手去找找看。”
一连几日,事情都没有什么进展,倒是赵启华与黑海的谈判进行得异常顺利。
在确认黑海船厂强大的制造能力和低廉的价格后,赵启华毫不吝啬地追加了一份意向协议,希望船厂能派出技术人员前往马岛,帮助马岛建立新的船厂。船厂的要求是能建造万吨级近海运输船和大型捕鱼船,并具备维护和维修大型船舶的能力。
为此,赵启华给出了另一个大单:五艘十五万吨级好望角型散货船、十艘五万吨级双壳油轮、十艘两万吨级冷藏船、六艘八万吨级LNG天然气运输船,以及十二架安-124-100商用运输机,总金额超过二十二亿美元。
这个订单不仅让黑海船厂赚得盆满钵满,还让六十一个巴黎公社社员造船厂、赫尔松造船厂、刻赤海湾造船厂等企业受益,也让陷入困境的安东诺夫设计局重新焕发生机。
喜讯传到总统克拉夫耳中,他不禁吓出一身冷汗。如果不是他坚持出售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赵启华不仅会取消先前的订单,这个真正的肥肉也就不复存在了。
至于附带条件——乌里扬诺夫斯克号的交货地点改在埃及的塞得港,他完全没有上心,一口答应下来,完全没有察觉到这是李安然给他下的套。
而这也正是后来引发了一场涉及四个国家的大战的导火索,但那是后话了。
在以色列大使馆附近的一条昏暗逼仄的小巷里,几个当地的街头混混正百无聊赖地蹲在墙角,吞云吐雾。他们长期在这片街区厮混,对周围环境极为熟悉,也因此接受了监视以色列大使馆的任务。
其中一个身形消瘦的混混,嘴里叼着烟,不经意间抬眼,竟瞥见一个陌生的身影从大使馆里出来。他猛地站起身来,用手肘急促地碰了碰身旁的同伴,压低声音说道:“嘿,你瞧瞧,是不是那个家伙?”
同伴们纷纷抬起头,眯着眼睛仔细辨认。有人犹豫道:“这家伙倒是第一次见到,会不会化妆了?”
“就是他……狗东西,藏了这么久,终于出来了。”说话的人曾在停车场见过那人,虽然对方换了一身行头,但身形不会改变,还是被他一眼认了出来。
几人对视一眼,眼中不约而同地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仿佛看到了一大笔花花绿绿的钞票。
眼见那人在路边伸手招出租车,他们立刻发出信号。
停泊在街道旁的出租车缓缓驶到那人身前。眼见那人上了车,混子们立刻起身,跑到附近的电话亭,给老大安德烈打电话。
“那人出现了,上了我们的出租车。”大安德烈有些兴奋地汇报。
李安然正在看乌里扬诺夫斯克号的改装草图,头也没抬,只是轻哼了一声:“给他一点教训就行,别出人命。”